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要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可用燃烧除氧气的方法.下列物质中可选用的是(  )

A.硫   B.木炭 C.红磷 D.蜡烛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

【解答】解:A、硫粉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选项错误.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或者一氧化碳气体甚至是两者的混合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选项错误.

C、红磷本身是固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可以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选项正确.

D、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得到较纯净氮气所选的可燃物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存放在敞口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A.①⑥    B.②③⑤    C.③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气体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示意图: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①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反应容器中要加入MnO2,作用是作 

②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氮气溶于水可制得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和硫酸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制氨气的气体发生装置应选 A ,收集装置应选 

(4)确定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而不是氨气的实验方法是  

(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装置A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 

(6)高温加热l0g碳酸钙,一段时问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①若l0g碳酸钙全部分解可产生多少克氧化钙?

②实际反应生成的二氧碳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已知核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0,其中含碳40%,含氢6.7%,其余的是氧,则核糖的化学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水通电分解   B.气球充入过量空气爆炸

C.铁钉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D.铜片在加热变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LiCoO2(钴酸锂)主要用于制造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已知LiCoO2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Co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闻气体的气味 B.观察气体的颜色

C.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分别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关固体在水中的溶解,有下列叙述:

①搅拌可增大溶解度  ②搅拌可增大溶解速度③颗粒越大,溶解越慢  ④温度越高,它的溶解度越大  ⑤溶解时一定放出热量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③⑤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标签如图).他们提出可能是Na2SO4、NaHCO3、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查阅资料:三种物质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

 溶液

 Na2SO4

 NaHCO3

 Na2CO3

 pH

 pH=7

 pH>7

 pH>7

(1)小新同学认为该溶液的是  ,理由是 

(2)标签破损的原因 

(3)为确定其成分,小新同学设计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取该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振荡.

 ①  

 则该溶液是Na2CO3溶液

 过滤,向滤渣滴加稀盐酸.

 ②  

(4)小芳认为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案,该方案是:  (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