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点燃蜡烛时,蜡烛受热熔化,这是蜡烛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将燃着的蜡烛放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蜡烛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同时瓶壁有水雾出现,蜡烛熄灭后向集气瓶中加人少量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结合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点燃蜡烛时,蜡烛受热熔化,这是蜡烛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的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
将燃着的蜡烛放人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蜡烛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同时瓶壁有水雾出现,蜡烛熄灭后向集气瓶中加人少量石灰水,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故答案为:新物质;物理;氧气;燃烧更剧烈;水雾;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间比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碳的质量分数:生铁>钢
B.产生氢气的速率:Zn>Mg
C.地壳中元素的质量分数:铁元素>铝元素
D.铁的质量分数:Fe2O3>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象征“和平”、“进步”、“友谊”的奥运会五环,同学们非常熟悉,如图:

(1)环内给出的四种物质,两两能发生的反应共有2 个.
(2)在空白环内填入一种物质的化学式(与已给出的物质类别不同)使其与相交的两环内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近几年非洲大地,甚至全球都曾出现“无声海啸”即粮食危机,而我国粮食储备充足,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化肥为保持粮食丰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常用化肥有:①尿素[CO(NH22]②氯化钾KCl③硝酸铵NH4NO3④磷矿粉[Ca3(PO42]⑤硝酸钾KNO3
(1)以上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⑤(填序号).
(2)硝酸铵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肥.硝酸铵溶于水可以电离出NH4+和NO3-(写离子符号),供植物吸收.
(3)尿素是一种有机物(填“无机物或有机物”).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百分号上保留一位小数).
(4)某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7%的KNO3.要配制150kg该营养液,需要KNO3的质量10.5kg,蒸馏水的体积139.5 L.(此时水的密度为1.0g/cm3
(5)碳酸氢铵是一种化肥,生产厂家有下面使用说明:“本品避免曝晒或与碱性物质(如熟石灰)混合使用,以免变质,造成肥效损失.”在温度较高时,碳酸氢铵会发生分解: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印在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如图所示.由于放置不慎,这包化肥已有20%的碳酸氢铵发生分解.问分解过程中有2.15kg的氨气(NH3)散发到空气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鉴别某无色溶液的组成时,四位同学得出了如下不同的实验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氯化钠、盐酸B.氢氧化钠、氯化钾、硝酸钡溶液
C.硝酸银、氯化钠、硝酸D.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60℃时,将36g硝酸钾完全溶于204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该溶液温度升高到9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5%.
(2)取第二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蒸发水40g或加入17.1g硝酸钾.
(3)取第三份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8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铁营养缺乏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营养问题之一.“铁强化酱油”就是以强化营养为目的,按照标准在酱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由乙二胺四乙酸铁钠(C10H12FeN2NaO8)制成的营养强化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二胺四乙酸铁钠是由6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是7:16.
(2)硫酸亚铁糖浆是一种补铁的药剂.硫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9.4%.
(3)若硫酸亚铁与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重庆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仿真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它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生活,同时也造成“白色污染”

B. 煤气中毒,是因为其组成中含有一氧化碳

C. 为了防止黄曲霉素对人体危害,一定不要食用霉变食物

D. 营养物质水、糖、蛋白质、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二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12 g的乙物质能完全溶于50 g的水中

B. 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 将甲溶液从50℃降温到30℃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 将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