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加热碳酸氢铵时闻到了刺激性气味,引起了同学们对氨气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探究性质与变化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实验现象)

(1)实验一中的现象是_____

(2)实验二中先滴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再滴入浓盐酸。滴入浓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集气瓶中从下至上出现白烟,②_____(写一点)。

(实验结论)

(3)微观上,说明微粒具有的性质是_____。宏观上,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的角度分析,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写一点)。

(反思与评价)

(4)实验二避免了实验一的不足,改进后的优点有_____(写一点)。

()验证氨气中氮、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

(查阅资料)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3X+N2+3H2O,X的化学式是_____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假定氮气被完全吸收)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充分反应后,测得A、B、C三个装置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如下表所示

装置

A

B

C

数据

减少了4.8g

增加了6.0g

增加了2.8g

(6)甲同学利用A、B、C三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乙同学利用B、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出的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

(7)若用A、C两组装置所提供的数据计算,与理论值是否相符?写出简单的计算过程证明你的结论_____

()探究用途与制法

(8)在一定条件下,可用氮气和氢气制得氨气。工业上常用氨气生产氮肥(NH4)2SO4,施肥时,要避免与之混用的是_____(填序号)。

A.硝酸钾 B.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

C.熟石灰 D.氯化钾

(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其是否含有KCl的操作方法是_____

【答案】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浸有酚酞溶液的纱布条红色消失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等节约药品Cu浓硫酸吸收了未反应的氨气,导致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与理论值相符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水中氢元素的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为0.6g;C中增加了2.8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2.8g;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8g:0.6g=14:3BC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

【解析】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遇到酚酞,能使酚酞试液变为红色,故实验一中的现象是烧杯B中酚酞溶液变红色。

(2)浓氨水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出现白烟现象,向集气瓶中滴浓氨水时,浸有酚酞的白纱布变为红色,再滴入浓盐酸时,浓盐酸与浓氨水反应,浸有酚酞的白纱布红色消失。

(3)从微观而言分子做无规则的运动,从宏观来讲,浓氨水和浓盐酸挥发,浸有酚酞的白纱布先变为红色,后变为无色。

(4)实验2的明显优点是节约药品。

(5)氨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3X+N2+3H2O,反应物中氮、氢、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是2、6、3、3,生成物中氮、氢、铜、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是2、6、0、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X中含有3个铜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u。

(6)B装置中的硫酸可以与氨气反应,使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大,故氮、氢元素的质量比都与理论值明显不符。

(7)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3;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则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为0.6g;C中增加了2.8g,则氮元素的质量为2.8g;则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8g:0.6g=14:3,故测量值与理论值相符。

(8)氨态氮肥遇到碱性物质易反应放出氨气。A、硝酸钾显中性,不与硫酸铵反应,故可以混合使用;B、草木灰是碳酸钾,显碱性,可以与氨态氮肥反应,故不能混合使用;C、熟石灰是碱,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D、氯化钾显中性,可以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故选BC。

(9)工业上生产的(NH4)2SO4中常常混有少量KCl,检验其是否含有KCl的操作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硝酸钡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氯化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配制50g9%的氯化钠溶液,整个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2)中盛放氯化钠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需称取氯化钠_________g。

(3)量水时选用的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_____(填字母),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_______保持水平。

A.10mL B.25mL C.50mL D.100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甲物质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 甲的化学式可能为C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一直在探索宇宙的奥秘。月球上含有H、He、N、Na、Mg、Si等元素,未来可能会成为人类的宝贵资源。根据如图所示回答:

(1)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He是高效核能原料,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

(3)H元素和He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不同。

(4)根据图2信息及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H是非金属元素 B.N原子有两个电子层 C.HeMg的化学性质相似

(5)SiO2是一种_____(填物质分类),可以做光导纤维,其中Si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

(6)钠是一种活泼金属,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NaOH溶液中钠离子的符号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利用如图实验装置进行有关化学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装置制取氧气有一处不足的地方,应如何改进: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用装置F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的小木条应放在_____(“a”“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康康同学在探究燃烧条件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B.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

C. 即使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不可能燃烧

D. 由本实验推知,消除可燃物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都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硝酸亚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溶液最终变为无色.下列图象能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5个钾原子_____;4个铵根离子______;氦气_____;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