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能电池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

C.香烟的过滤嘴可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吸烟对人体无害

D.西瓜榨成汁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太阳能电池是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故A错误;B.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开启门窗通风,这样为物质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使火燃烧更旺,故B错误;C.香烟的过滤嘴不可能滤出一些有害物质,故C错误;D.西瓜榨成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头滴管使用完平放在实验台上

B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水平

C用托盘天平称取250g食盐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须略向下倾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毒淀粉”是在淀粉中添加了大量对人体有害的马来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马来酸是由12个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B. 马来酸中氢元素和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 马来酸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 马来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双氧水 B. 铁锈 C. 冰水 D. 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含量,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水和氯化氢的挥发忽略不计):取12.5 g样品研碎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20.8 g稀盐酸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82.2

101.9

121.6

141.3

162.1

请计算:⑴恰好完全反应时,共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

⑵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⑶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关于下列海洋工业的知识:①海水“晒盐”;②海水“制碱”; ③海水淡化; ④从海水中提取镁。以上过程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其中主要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全部是 B. 只有② C. 只有②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王国举行一场趣味篮球赛。某队由铁、二氧化碳、稀硫酸、氢氧化钙、氯化铜五名“队员”组成,比赛中,由氯化铜“队员”发球,“队员”间传接球,最后由D位置“队员”投篮进球完成有效进攻。传接球“队员”间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必须能相互反应,场上“队员”位置及传球路线如图。

 (友情提示:图示中连线间物质相互反应)

(1)已知D位置上投篮的“队员”是个灭火“能手”,则D位置“队员”代表的物质名称是____

(2)B位置“队员”所代表的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连线④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连线①代表的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___________反应;

(4)为实现“快速进攻”,氯化铜除传球给A位置“队员”外,还能直接传球给____“队员”(填物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钠 C. 氧气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