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常温常压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水能结成冰,俗称“热冰”(见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热冰中的分子停止运动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根据水变成冰的过程考虑,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

【解答】解: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发生了变化.

C、由图中可知,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但水分子仍然在不停运动.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O2→CaCO3   B.HCl→NaCl   C.Fe→FeSO  D.Fe→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小丽称取30g干燥的碎鸡蛋壳放入烧杯中,并向其中加入了8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鸡蛋壳中除碳酸钙外的其他成分都不溶于水,且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01.2g.我能完成下列计算:                             

(1)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2)当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                         

(1)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是取地下水,可用  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常用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二氧化氯(ClO2)是新一代饮用水消毒剂,制备二氧化氯的化学方程式为:X+2NaClO2=2ClO2+2NaCl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3)水作为生命活动不可缺水的物质,在工业生产上也有重要用途,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 .                                     

(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写出一种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块状固体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采用的方法是(  )

A..点燃    B..通入氧气中加热

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孙同学对①N2;②NH3;③N2O;④N2O4;⑤HNO3五种物质进行了如下的排序,请你将其排序的规律用文字加以描述:

(1)①③②⑤④  

(2)②①③⑤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因素

A

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

反应物浓度

B

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

反应物种类

C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D

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催化剂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6%,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                       

A.10g              B.13.4g            C.30g              D.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