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A. 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使其均匀受热后,再固定加热

B.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离水中

C.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将导管伸入到盛水的集气瓶中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双手紧握试管外壁,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六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实验过程如下:

(1)步骤③现象是试管内有____________放出,带火星木条复燃;步骤⑥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⑦的现象是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青海省西宁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若出现试管破裂的现象,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 试管内的液体超过1/3 D. 试管触及灯芯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实验室提供以下常用仪器,供完成下列气体制取实验时选用(不可重复选用)。

(1)写出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用(填代号,下同)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_______; 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否则会引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在试管口放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认真思考后,认为可选用下图装置进行收集氧气。若集气瓶中的气体是空气,那么进气口应是_________(填“a”或“b”),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通过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等粒子构成的。请在下图的方框中填写粒子名称,表示各种粒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宁河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 1),但测 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 1/5.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1)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白磷和红磷的组成元素、燃烧现象和产物均相同.

(3)铜在空气中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你还能做的猜想是____________;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这个现象,大家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 2 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____________, 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金属铜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性;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__(选 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左管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有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黄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10月调研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 铝块压成薄片 B. 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 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 氮气用于食品包装填充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测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教材中介绍了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 ______(填物质符号)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______(填“质量”、“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______ ;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测定结果不准确;(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 ____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仪器并确认气密性良好后。第一组同学将弹簧夹夹紧橡皮管,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燃烧结束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20mL刻度处前移到约为_______ mL(填整数)刻度处才停止。第二组同学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活塞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__ 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