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

操作

A

CO2气体(HCl)

NaOH溶液

将混合气体通入洗气瓶洗气

B

铜粉(铁粉)

稀硫酸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FeSO4溶液(CuSO4)

镁粉

加入过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

NaNO3溶液(Na2CO3)

Ba(NO3)2溶液

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酒精(C2H5OH)属于

A. 有机物 B. 氧化物 C. 酸 D. 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过氧化氢是一种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物质。实验室里现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消毒液,为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称取2g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该消毒液,反应完全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98g,请计算该过氧化氢消毒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若学校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如何检验发生装置的气密性:____。

(2)图F为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洗气、贮气等用途的装置。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_________(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现象: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酒香不怕巷子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南省洛阳市八校九年级中考联合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现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判断变质情况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B. 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酚酞溶液

C. 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 取溶液适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在查阅“氢氧化钠使酚酞变红的原因”时,看到了以下资料。

【资料】

i.实验室所用酚酞溶液pH < 8。溶液中,酚酞的分子结构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不同的结构在溶液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具体如下表所示。

溶液的pH

1≤pH<8

8≤pH≤13

pH>13

酚酞的分子结构

内酯式

醌式

羧酸式

酚酞溶液的颜色

无色

红色

无色

ii.醌式结构的酚酞能与H2O2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该物质在溶液中的颜色不会随着pH的改变而改变。

iii.NaOH溶液浓度越大,溶液pH越高。

该小组同学对上述资料产生了兴趣,决定对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开展探究。

【进行实验】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1

1-1:配制pH为13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后,分成两等份

1-2:向一支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红色褪去

1-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溶液红色褪去

组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数据

2

2-1:分别配制pH为8、10、11、13

的NaOH溶液,各取5 mL分别

加入4支试管中,再分别向4支

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

液,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2-2:配制pH为9的NaOH溶液,分别取5 mL加入4 支试管中,再向各试管加入5滴质量分数分别为0.5%、1%、2% 、4%的H2O2溶液, 最后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

每支试管中溶液都先变成红色, 然后红色逐渐褪去, 各支试管褪色时间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实验1-2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1-3的目的是验证“pH>13时,红色酚酞溶液会变成无色”,请补全实验操作_______。

(4)由实验2-1可以得到结论:H2O2能使变红的酚酞褪色,_______。

(5)实验2-2的目的是_______。

【反思与评价】

(6)小组中某位同学在进行实验2-1时,滴加30 % H2O2溶液,振荡、静置30 min后,才向溶液中加入2滴酚酞溶液。静置过程中,他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后,他发现4支试管的褪色时间均长于原实验2-1。导致酚酞褪色时间变长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忽略NaOH与空气中CO2的反应)

(7)该小组同学欲继续探究导致红色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配制pH为14的NaOH溶液,取5 mL于试管中,加入5滴30 % H2O2溶液,再滴入2滴酚酞溶液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分析导致上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放爆竹贺新春,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某种烟花爆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硝酸钾、硫磺、炭粉、镁粉等。

(1)燃放爆竹时,硫粉燃烧会产生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燃放爆竹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写出1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一致的是

A. 烧碱:Na2CO3 B. 胆矾:CuSO4 C. 生石灰:CaCO3 D. 红磷:P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