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B. 该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甲、乙两物质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11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B

【解析】

由变化过程的微粒结构以及变化过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为:CH4+H2OCO+3H2

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了改变,故A选项不正确;

B、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反应前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变成了单质中的氢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故A选项正确;

C、反应中甲烷分子和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比是11,因此质量比为:162847,故C选项不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___(填)。

3t2℃时,将甲、乙两物质各60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___(填字母)w(乙)(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锌粉样品所含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使其充分反应,所加锌粉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课本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及解释

.

A中无明显现象, 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①产生的气体是____

红砖粉末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速率

. 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又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滤渣质量等于ag

红砖粉末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

不同之处是________

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取20g反应后的混合物,加入100g质量分数为15.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的液体的质量为111.2g,得滤渣4.4g,则煅烧时分解的碳酸钙占原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A. 25%B. 50%C. 75%D. 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钙元素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既是身体的构造者,又是身体的调节者。图为某儿童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此儿童钙片属于___(纯净物”“混合物之一)

(2)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___种元素组成。

(3)在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___价。

(4)为测定此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取1.5g这种钙片,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此气体为___(写化学式)

②试计算此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无土栽培是一种农业高新技术,它可以显著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某品种茄子的无土栽培营养液中含有6%KNO3

1KNO3中钾、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K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0.1%);

3)要将150kg该营养液稀释成3%的营养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读出液体体积

C. 稀释浓硫酸 D. 移走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很重要.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收集到的氧气略显红色,可能的错误操作是___

(2)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后,再测某稀盐酸的pH,结果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用量筒量取水时,视线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如图所示),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偏大偏小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