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葡萄糖(C6H12O6) 存在于葡萄糖汁和其他带甜味的水果里,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1

B.一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

C.葡萄糖是多原子构成的有机化合物

D.葡萄糖溶液中,如果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

【答案】C

【解析】

A、由化学式可知,葡萄糖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12:6=1:2:1,不符合题意;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C、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每个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且葡萄糖中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D、在葡萄糖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均为1:8,故葡萄糖溶液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如果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64%=28%,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考古研究与化学知识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探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让防止木质文物变形的常用方法是:将明矾结晶在木质纤维问隙中。受到资料启发,小组同学在家里尝试做明矾的结晶实验,具体做法及现象如图。

则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在一定量的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_____(填“增大”或‘减小”);明矾晶体析出后剩余的溶液是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考古界为了防止珍贵的富含水分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文物内部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则用_____结晶的方法(选“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研究发现,在营养方面缺乏钙,铬元素是造成近视眼的原因之一(《人民教育》2018.19)。如图是钙、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钙和铬都属于金属元素

B. 铬比钙原子核电荷数多4

C. 钙和铬原子核外电子数之比为56

D. 钙和铬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是92.0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位同学设计用于解锁屏幕的“化学键盘”,九个键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解锁规则是:若连线两端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则此次滑动有效。如图是某种解锁方式。已知 1 键代表的物质(简称 1,下同)常作为食品干燥剂,2 是常见的液体,5 是碳的氧化物,6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8 是红棕色的金属氧化物。请回答:

1)写出 1 的俗称_____,它与 2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

2)写出 5 的物质名称_____,它的一种用途是_____

3)写出 6 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国科学家研究证明:金刚石可以作为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介质,而且其效果要优于早先研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目前研究成果离成功制造出金刚石晶体管还很遥远,为科学家理解电子自旋提供了新角度。则回答:

1)从宏观组成上分析,金刚石是由_______组成的,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从微观结构上分析,金刚石是由________构成的,金刚石与石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

3)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请写出金刚石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有________

4)研究成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生成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碳酸钠,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每天都要食用一定量的蔬菜、水果。

(1)这些食物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蔬菜大棚所用的聚乙烯薄膜属于_____(填字母)

A合成材料 B金属材料 C复合材料

(3)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为防止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需要施用一种在土壤中不会残留有害物质的化肥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______________°C时,甲和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等,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40°C时,两烧杯各装入m克水,分别完全溶解甲、乙两种物质达到饱和,其中溶解较多的是_______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一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D. 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

请回答下列各题:

l)仪器 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过程中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______,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3)既能收集氧气也能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______(填序号),检验二氧化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

(4)乙炔(C2H2)气体可用电石(CaC2块状固体)和水反应来制取,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