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央视报道全国多地相继出现了假干粉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中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而假干粉灭火器是用面粉做灭火剂。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学校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是否报道中的假干粉,设计了以下实验进行探究:

探究一:甲、乙两同学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设计方案,进行如下实验:

乙同学设计方案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小组同学利用该灭火器进行灭火实验后,发现可燃物表面有白色粉末残留。为了解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继续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1.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2.碳酸氢钠溶解吸收热量;碳酸钠溶解放出热量。

【提出猜想】猜想1:残留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猜想2:残留物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设计的下列实验方案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加热残留物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2正确

B将残留物溶于水,若有放热现象,则猜想1正确

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加稀盐酸,如产生气泡,则猜想2正确

反思评价设计实验方案要思维缜密,考虑周全。用化学知识解释上述错误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探究一:水 产生气泡 NaHCO3+HClNaCl+H2O+ CO2

探究二:

【提出猜想】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设计方案B

反思评价残留物溶于水,有放热现象,只要说明有碳酸钠,不能排除碳酸氢钠(或若残留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溶于水也可能有放热现象)

【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一:面粉难溶于水而碳酸氢钠能溶于水;所以可将样品放入水中进行鉴别;

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 CO2

探究二:

【提出猜想】如碳酸氢钠未完全分解,则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A、若碳酸氢钠有剩余,加热残留物会有二氧化碳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不反应。此项正确。B、由于猜想2中也有碳酸钠,所以不能仅凭溶解放热就判断残留物中只有碳酸钠;此项不正确。C、将残留物溶于水,加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碳酸钠会完全反应,此时取上清液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残留物中一定还含有碳酸氢钠,即猜想2正确。此项正确。所以应选择B项。

反思评价B项实验设计没有考虑猜想2中同样含有碳酸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

九年级化学第十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同学们走进实验室按下图的操作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的名称是

(2)下列折叠纸的情形中错误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为使折叠好的滤纸紧贴漏斗内壁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4)操作④中停止加热的判断依据是

(二)白磷水下燃烧实验

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设计了“白磷水下燃烧”的实验,同学们按“图甲”装置实验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设计了“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取得了很好的实验效果,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①图乙的洗气瓶B、C、D中装置的吸收增效体均浸泡在水中;

②吸收增效体由疏松多孔的物质制成,能增在物质间的接触面积;

(1)按照“图甲”装置实验时遇到的问题有 (任写一点);

(2)用“图乙”装置实验时,A中“水火相容”的现象十分明显,写出白磷水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A中用耐酸碱蚀的钢丝网罩住白磷的目的是

(4)实验时洗气瓶B的上部空间有较多白雾、C中白雾较少,D中无白雾,为进一步提高对白雾的吸收效果,你认为可采取的措施有 (任写一点)。

(三)铝锌合金成分的测定实验

学习合金知识后,同学们确立的研究课题—“铝锌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铜网包裹的合金样品放入烧杯底部并用漏斗罩住,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步骤二将量筒内注满水后倒扣在漏斗颈部(如图所示)

【步骤三将长颈漏斗插入烧杯内,通过它将适量浓盐酸注入烧杯底部;

【步骤四完全反应后测定并计算;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一”向烧杯内加入水的液面应处于 (填“A”、“B”或“C”)处;

(2)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

(3)烧杯内倒扣漏斗的主要作用是

(4)同学们通过测定mg铝锌合金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计算出了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计算时必须使用的另一个数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的操作类似“海水晒盐”原理的是

A.溶解 B.蒸发 C.过滤 D.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量的铁与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后,过滤,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A.铁 B.硫酸铜 C.硫酸铁 D.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2 B.O2 C.O3 D.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次氯酸(HClO)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它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可加热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 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3)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4)常温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不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实验室收集乙烯时,应选择的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请你补上猜想四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H2SO4和NaOH

猜想四: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理由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了老师提供的pH试纸、Na2CO3溶液、BaC1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如下两处错误:

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

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

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