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九年级10月学业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题型:简答题

小华同学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点燃铁丝,进行了如下的实验。请分析回答:

(1)把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当铁丝发红时,把铁丝移人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铁丝不能燃烧(如图甲所示),这是因为将发红的铁丝移至集气瓶内时,__________________;

(2)改用火柴引燃铁丝,铁丝在盛有足量氧气和少量水的集气瓶内发生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如图乙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X=

(2)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4)根据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 (填编号).

①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③电子层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三单元 课题3 元素 题型:选择填充题

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C.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会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等五校2018届九年级10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图A所示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在集气瓶中装入少许水,会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烟状物迅速溶解).

(1)实验原理: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

②密闭的装置内,由于________被消耗,生成固体物质,该装置内气体压强________.

(2)实验探究:

第一步:集气瓶装入少许水,然后将集气瓶空的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_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3)实验结论:①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②该实验证明了氧气具有________的性质.同时也证明了氮气有哪些性质?________(写一点)_

(4)反思与评价:①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写一点)_

②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B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

(5)拓展迁移:已知: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固体),能否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简要说明理由._答: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等五校2018届九年级10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⑦②③①④⑤⑥ B. ①⑦③②⑤④⑥ C.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等五校2018届九年级10月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的是(  )

A. 氧气用于高炉炼钢 B. 液态氮做制冷剂

C. 氢气做清洁高效的新能源 D. 稀有气体用做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通常采用图A的加热方法,即将试管倾斜成大约45°角,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避免采用图B的加热方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C或图D向试管中加入粉末固体时,用长柄药匙或纸槽伸到试管底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