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1)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C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NaCl

猜想二:NaClCaCl2

猜想三:_____

猜想四:NaClCa(OH)2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填名称)

_____

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

【答案】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Fe2O3+6HCl=2FeCl3+3H2O NaClNa2CO3 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稀盐酸(或稀硫酸)(合理即可) 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氢离子(或H+

【解析】

1)盐酸呈酸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A试管中的实验现象为: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试管中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作出猜想:

试管D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试管E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把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D中盐酸剩余,E试管中碳酸钠溶液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可能存在过量的碳酸钠或氯化钙。因此:

猜想一:NaCl,猜想二:NaClCaCl2,猜想三:NaClNa2CO3,猜想四:NaClCaOH2HCl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因为氢氧化钙和盐酸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

若猜想二不成立,说明溶液中不存在氯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实验现象为:无沉淀产生(或无明显变化);

若猜想三成立,说明溶液中存在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或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产生气泡,猜想三成立;

迁移拓展: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或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对应浓度的盐酸反应的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所用盐酸浓度越大,V时所得溶液的pH越大

B. 在a曲线所示的实验中,若用酚酞做指示剂,酚酞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C.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相同

D. 在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溶液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 W可能是单质 B. Y可能是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同学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实验中用了过量的红磷,目的是_____

(发现问题)实验时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均正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倒吸入集气瓶,同学们用实验室常用的仪器_____测量了倒吸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发现回流到集气瓶中的水少于集气瓶体积的,是什么原因所致呢?

(猜测)甲猜测:有一部分水在导气管内未完全进入集气瓶内。

乙猜测:是由于瓶内红磷、氧气传感器等仪器占有一定的体积。

你的猜测:_____

(深入探究)同学们用氧气浓度传感器定量测定过量红磷燃烧时氧气的含量变化,装置如图2(装置密闭,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中集气瓶内氧气浓度实时变化如图3。

(结论)99秒时,氧气的含量降为3.2%,由此得出结论为_____

(反思与评价)

(1)99秒后氧气含量又上升并最终稳定在8.5%左右,可能原因是_____

(2)一同学仍利用图2装置和药品,实验时稍加改进,最终氧气的含量明显低于8.5%,其改进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 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 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 实验室中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其它可燃性气体前也需要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由实验一可知,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在实验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由此能够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在实验三中,通过测定盐酸和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的质量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前后两次称量结果不一致,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加热液体 D. 固体药品的取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B.河水C.自然水

2)下列图标表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_____(填序号)

3)甲图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乙图中起吸附作用的物质是_____,浑浊的河水经过乙图所示的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是_____(填硬水软水);丙图中水发生的是_____(填物理化学)变化,实验前水中加入几粒沸石的作用_____

4)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_____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使度。请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