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1)仪器M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选用B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______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性质为______(填序号)

a.能与水反应 b.能与空气反应 c.密度与空气接近

(5)若用AE装置制取H2,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______(填序号)

【答案】铁架台 2KClO32KCl+3O2 长颈漏斗未形成液封 bc ①③②

【解析】

1)仪器M的名称是铁架台;
2B装置有酒精灯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适合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C装置中的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C装置中的一处明显错误为长颈漏斗未形成液封;

4)某气体只能用D装置收集,满足条件是不能与水反应,不溶于水,不能使用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为:能与空气反应,密度与空气接近。故选bc

5)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①③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创建美丽泉城,是我们的责任。化学在节能减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CNG(压缩天然气)公交车是我市正在推广的单燃料公交车,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化学式为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2)汽车尾气中的CO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写出该气体的化学式___

(3)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目前人类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正面临着日益枯竭的危机,开发和利用清洁而又高效的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氢能被誉为未来最理想的能源,请从环境保护角度写出氢气燃烧具有的优点___

(4)济南PM2.5自动监测工作在全市全面展开。农田农作物秸秆焚烧将受到进一步监测、预警、干预。植物秸秆焚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___反应(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氧化之一)

(5)下列做法中,与节能减排不相符的是___

A 植树种花,扩大绿地面积 B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

C 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 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车出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A的名称是_____

2)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加入_____振荡,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常用的方法_____

3)氯气可用作自来水的消毒剂,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方程为:MnO2+4HClCl2+2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B.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 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 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B. 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 红棕色的逐渐变黑D.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铁离子____________。(23个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3)镁离子_______

4)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5)硫酸钠__________。(6)氢氧化铝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 年 4 月 7 日为“世界卫生日”,其主题是“从农场到餐桌,食品安全人人有责”。专家提醒:烧烤摊里会吃出“癌症风险”,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 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甲基亚硝胺含有_____种元素;1 个二甲基亚硝胺分子由_____个原子构 成。

(2)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3.7g 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为节省药品,应在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

B. 表示的微粒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 元素存在形态发生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表示甲、乙两种晶体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甲、乙烧杯中出现图2所示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2℃时烧杯中乙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 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5%

C. 必须降温至t1℃以下才能将t2℃烧杯中甲的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D. t1℃时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