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有XY,Y2 两种物质,使30g XY和足量的Y2 反应生成46 g XY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Y+Y2 =2XY2 ,则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
A.28∶15
B.7∶8
C.8∶7
D.15∶8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30g XY和足量的Y2反应生成46 g XY2 ,所以Y2 反应的质量为46g-30g=16g;X、Y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m,n

2XY +

Y2=

2 XY2

2n

2(m+2n)

16g

46g

m/n=7:8

所以答案是:B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掌握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以及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理解,了解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12原子和碳﹣13原子的中子数相同
B.KMnO4和K2MnO4中有相同的原子团
C.Fe2+和Fe3+都属于铁元素,核外电子数不同
D. 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别选用一种方法或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COCO2__________ ②银粉(铁粉)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中A、B分别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某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填字母序号) a.8 b.10 c.11 d.12
(2)若B表示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y=
(3)若A中x=12,则A、B所表示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名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成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但现象的变化也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对下面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产生大量的白烟。

B.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 石蕊试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变为红色。

D. 氢氧化钠溶液滴入浅绿色氧化铁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即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用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①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 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②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1)【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2)【实验探究】
①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l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②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 , 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量的 , 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为变为

猜想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燥,称其质量为1.04g

/

猜想正确


(4)【评价反思】
①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
②若要证明CaCl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
③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归纳和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B. 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单质生成

C. 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含CO

D. 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测定结果一定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学家霍金常提醒人们关注能源和人类生存问题。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B. 石油 C. 天然气 D. 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