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如下2个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实验1 实验2

(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实验1”实验2”)。

(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向左偏转 B. 不偏转 C. 向右偏转

(3)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答案】 实验1 C 小于

【解析】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实验1,密闭容器;实验2不是密闭容器,还有气体生成。(2)实验2中,天平的指针C. 向右偏转,生成气体逸出。(3)如右图所示,点燃蜡烛后,电子称示数逐渐减小。蜡烛减小的质量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氧气参与了反应。

点睛∶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应全面客观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能使面胚在焙烤过程中变得松软、多孔。碳酸氢钠(NaHCO3)受热后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Na2CO3),是常用的膨松剂之一。它既可以作为碱性膨松剂单独使用,也可以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复合膨松剂。复合膨松剂遇水会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膨松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任何受热分解能产生气体的物质都可以做食品膨松剂

B.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物质均属于氧化物

C. 碳酸氢钠做膨松剂时,必须与酒石酸氢钾、淀粉混合使用

D. 复合膨松剂应在干燥的环境中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 3个钙原子___________; (2) 两个氢分子____________

(3) 氧化铝______________; (4)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杨骏等,有删改)

即使艳阳高照、天气晴好,有时人们也会出现眼睛刺痛、咳嗽等不良症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与臭氧(O3)有关。

臭氧原本是大气中自然产生的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微量气体。绝大部分臭氧存在于离地面25公里左右处的大气平流层中,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臭氧层。臭氧量往往随纬度、季节和天气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研究人员发现,天空中的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为何它又成了危害健康的污染物?

地表臭氧并非自然产生的,而是由石油产品(如汽油)等矿物燃料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形成的。强烈的阳光照射会加速这一化学反应。

地表空气中的臭氧对人体极为有害,一些易于过敏的人长时间暴露在臭氧含量超过每立方米180微克的环境中,会产生上述不良症状。研究表明,空气中每立方米臭氧含量增加100微克,人的呼吸功能就会减弱3%。对于运动员来说,空气中的臭氧含量可以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耐力和比赛成绩。

2013年中国执行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6种污染物以来,臭氧便成为一些城市夏季空气质量超标日的首要污染物。下图为某地夏季某日昼时(7001800)臭氧、二氧化氮(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方框中用图示表示1个臭氧分子的微观构成。

2)地表空气中的臭氧是由 (填物质名称)直接转化生成的。

3)如上图,某地夏季某日昼时,臭氧污染最严重的时间段是 (填序号)。

A8:0010:00 B10:0012:00 C12:0014:00 D14:0016:00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臭氧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B.臭氧层具有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C.地表空气中臭氧的含量与天气阴晴无关

D.空气中臭氧浓度不同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5)为了减少臭氧污染,请你向市民提出一条生活中可行的倡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相同试管倒插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密度依次增大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

步骤Ⅰ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应用】将29.4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5︰1)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灯是用酒精作燃料的,在通常情况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判断酒精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

(2)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属于_____变化;酒精燃烧属于_____变化。

(3)写出酒精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硫酸进行如下研究:

(1)下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该装置也可用于实验室制_______气体(任写一种),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已知相同温度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_______(“>”“<”“=”)2%的稀硫酸。若对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溶液的pH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_______(填字母)。

A.加少量水 B.加少量铁粉 C.加少量氢氧化钾 D.加少量浓硫酸

(3)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浓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和稀硫酸(浓硫酸与水的体积比1:1)10 mL,称量并记录不同时间(h)两种硫酸溶液吸水的质量(g),数据见下表:

①浓硫酸与水体积比为1:1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若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②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

a.有关硫酸吸水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浓、稀硫酸都有吸水性

B.只有浓硫酸有吸水性

C.浓硫酸吸水性较稀硫酸强

b.实验室保存稀硫酸时要_______存放,在干燥气体时应选用_______(”)硫酸作干燥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