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所示,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如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的pH,则结果会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图中性质②与盐酸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_(举一例)。

(3)写出一个符合图中③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性质④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氢离子与碱溶液中的________(填微粒符号)生成水分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练兵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如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__c(填“>”、“<”或“=”)。

(2)t2℃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

(3)a中含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用______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仙游县第六片区2017届九年级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与电解水的原理均可表示为:2H2O 通电 2H2↑+O2↑。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的pH减小 B. 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C. 溶液中钠元素质量不变 D. 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小宇同学对以下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正确的是:

A

不同物质性质不同,鉴别方法不同

氧化铜与碳粉一一在空气中灼烧

B

物质在微观上都是由粒子构成的

铁一一由分子构成

C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反应现象

向Na0H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一一溶液变为红色

D

混合物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

FeS04溶液(稀H2S04)一一加入过量的氧化铁,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日常食物中,提供人体每天所需的营养素,富含油脂的是:

A. 蔬菜 B. 对虾 C. 大米 D. 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区级联考】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17届九年级4月质量检测试卷(一)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NO3→NaCl ④CaCO3→CaO→Ca(OH)2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灌云县西片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5月)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7分)在上化学探究课时,甲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进行猜想】甲认为黑色颗粒是碳(C),白色物质可能是Na2O或

,乙同学还认为白色物质是氢氧化钠。

甲同学立刻认为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其理由是

【查阅资料】氧化钠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实验探究】甲同学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1

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成红色

白色物质

为Na2O

方案2

①取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物质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

【得出结论】写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海安县2017届九年级学业水平测试(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某班学生对氯气的制取、性质、用途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气(C1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探究一】制取氯气

(1)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加热制取氯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锰(其中锰元素显+2价)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下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实验室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填序号)。

【探究二】氯气的性质

(1)小明用下图一装置探究氯气的漂白性:

实验步骤:I.将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B瓶中的干燥有色布条上,布条没有褪色;

II.通入干燥的C12,发现A瓶中的布条没有褪色,而B瓶中的布条褪色。

①通过上述实验,小明能得到的结论是____。

②小颖根据查阅的资料信息,补充做了一个实验:____(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从而得出“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的结论。

③小明同学认为,上图一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缺陷,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___。

(2)小星用上图二装置探究氯气的助燃性:

实验步骤:I.用锌粒和稀硫酸在C装置中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II.先____,然后再点燃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III.将燃着的氢气导管缓缓伸到装满氯气的集气瓶D中,观察到氢气继续燃烧并产生

苍白色火焰。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反思:①小星发现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集气瓶D瓶口上方有大量白雾,你认为产生白雾的可能原因是____。

②通过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____。

【探究三】氯气的用途

氯气不仅用于消毒,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氯气可以制取盐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

(1)已知“84”消毒液的生产原理是:C12+2NaOH=NaCl+NaClO(次氯酸钠)+H20,若向lOOkg16%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适当的氯气恰好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得到“84”消毒液的质量是 __。

(2)请仿照“84”消毒液的生产原理,写出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仁寿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已知A、B、C、D、E分别是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镁和氧化镁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一定条件下B可以生成A,其余相互连线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B可以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C、D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各反应的类型不含有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