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些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铁粉中加入稀盐酸

B.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 pH2的稀硫酸中加入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

D.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B

【解析】

A、铁与稀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从溶液质量变化看每反应56份质量的铁就会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直至反应结束,但溶液的质量不能从零开始,故错误

B、催化剂在双氧水制取氧气中的作用是加快反应的进行,但不影响生成的氧气量,故图象正确

C、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酸碱度变化是由pH小于7逐渐变大,至恰好反应等于7,再滴加氢氧化钠后pH会大于7,但是不可能达到滴加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故错误

D、某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所以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一直不变,故图象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溶解度曲线和实验完成下面小题。

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①中溶液的质量为

A. 210 gB. 160 gC. 150 gD. 60 g

2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 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 ①、②、③中,只有③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D. 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氯化钾、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氯化钾

27.6

34.0

40.0

45.5

硝酸钾

13.3

31.6

63.9

110.0

依据上表数据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能表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分别是甲和乙

B. t1时,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35.0 g 之间

C. t2时,将接近饱和的丙物质的溶液升高温度,可使其变成饱和溶液

D. 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是重要的工业材料,目前世界上大多数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如图是某工厂利用海水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生石灰变为石灰乳的反应是_____(放热吸热”)反应;电解氯化镁除了得到金属镁,同时会生成的一种非金属单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的玻璃棒主要作用是_____

(3)写出生石灰的另一种用途_____

(4)写出试剂aMg(OH)2的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CO2的性质。

1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

2B中紫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

3C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C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装置已略去)。

(资料)(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2NaOH + MgCl2= Mg(OH)2↓ + 2NaCl

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管中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ab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2)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再将镁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ab管口内,向烧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ab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a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两管内液体恰好全部排出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一段时间后,打开K,此时观察到ab管中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我国南海海域海洋资源极其丰富。

(1)我国在海域可燃冰开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南海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少量CO2等气体,南海可燃冰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混合物”)

(2)渔民常在南海从事捕鱼作业,鱼肉中含量最多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填序号)

A 蛋白质 B 糖类 C 油脂 D 维生素

(3)科学研究证明,水在光照、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是____

(4)检验饮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用____来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上图规律,可推知图中x=_____

(2)如图表示的是(写粒子符号)____

(3)写由原子序数为7820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文章。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以煤(主要含碳、氢、氧、氮、硫等元素)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相对单一的能源消费模式,导致了能源供需结构的失衡,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影响。2016年,我国石油产量为1.997亿吨,消费量却达到5.787亿吨。因此,把煤制成油,一直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战略决策。

煤制油被称为煤的液化。一种工艺是先将煤送入汽化炉内,转化成粗煤气,再进一步处理后得到仅含COH2的合成气,然后以合成气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强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甲醇(CH3OH),再利用甲醇合成燃料油。

我国在煤制油工业生产上的优势之一是用非常廉价的原材料做成催化剂,这一技术为我国能源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的弊端是_____

2)在2016年能源消费结构图中,能代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是_____(填“A”或“B”)

3)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将煤转化成煤气的反应为,该反应中涉及的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是化石燃料

B 我国在2016年的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

C “煤制油”技术有助于解决煤多油少的结构性缺点

D “煤制油”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