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常见的一些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在A中的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其目的是_______,收集装置可用C_______(填序号,下同)

(2)实验室可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_____(答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答案】长颈漏斗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D B CaCO32HClCaCl2CO2H2O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合理给分)

【解析】

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装置可用D

2)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因此不需要加热,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下实验。

(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实验1的作用是________

(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 t1 t2 时各物质质量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 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可表示为乙甲+丁

D. 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 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瓶气体,可能是 CO CO2 H2O H2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分析该气体的成分,取适量该气体进行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如下:

(提示:Ⅰ.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某些气体;Ⅱ.假设每一步都吸收完全;Ⅲ.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铜和水)。

①上述可能存在的气体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________

②通过步骤 a 能确定一定含有的气体是_______

③实验中如没有用浓 H2SO4 干燥气体 1,对气体检验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④若现象 X 为“无水硫酸铜变蓝色”,结论是气体中__________;若现象 X 为“无水硫酸铜不变色”,结论是气体中_________

b 中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⑥该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含有 H2O 蒸汽,改进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 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乙酸分子由两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 乙酸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C. 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D. 乙酸燃烧的产物只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以下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检验装置 B 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观察到____,则气密性良好。

2)实验室用氯酸钾来制取氧气,应选择装置_____(填序号,下同)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用图甲来收集氧气,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______(选填“a”或“b”) 处。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了使实验过程中控制反应速率,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若用图乙来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B 比较,优点是_______,图丙也有此优点,当药品加入完毕后,为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提炼出用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把植物青蒿推到世界面前,请回答:

(1)青蒿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

(2)青蒿素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1g青蒿素中氧元素的质量是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探究和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进行探究,并基于证据进行推理分析。

I.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瓶塞;

___________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多次实验发现,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始终小于1/5。

Ⅱ.用镁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某同学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发现,产物中有少许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

②镁能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过程)进行图4所示实验: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实验结论)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据此可推断燃烧产物中含氮化镁(Mg3N2)。

(反思交流)进行图2所示实验时,在确保规范操作的前提下,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

Ⅲ.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某同学利用铁生锈的原理,用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当烧杯中不再有水进入集气瓶时,该同学停止实验。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所采集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前的体积

实验后的体积

集气瓶内空气

烧杯内水

烧杯内剩余水

250mL

180.0mL

129.5mL

①铁生锈的原理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_发生反应。

②实验时该同学不是将铁粉堆在瓶底,而是将铁粉撒在浸润了氯化钠溶液的滤纸条上,再将滤纸条贴在集气瓶内壁,其目的是___________

③该同学所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④与红磷燃烧法相比,用该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Ⅳ.拓展应用

(5)取2.4g镁条在足量O2和N2的混合气体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质量为a g,则a的取值范围是3.3<a<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