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Zn>Fe>Cu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可以发生

B.反应可以发生

C.锌片放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中,颜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

D.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答案】A

【解析】

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A、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反应Cu+FeSO4Fe+CuSO4不可以发生,故错误;
B、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所以反应可以发生,故正确;
C、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锌片放入少量硫酸亚铁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锌,颜色由浅绿色变成无色,故正确;
D、由于金属活动性FeCu,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置换出铜,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故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使用塑料袋是用聚乙烯或聚氯乙烯制成的,某化学小组为验证某种食品包装塑料袋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做出猜想)猜想甲: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猜想乙:该塑料袋是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文献)①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②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该小组设计上述组合装置图,进行实验:

1)在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粉末由白色变成蓝色,由此可判断塑料袋制作材料中含有____元素。

2C装置中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没有____(填化学式)气体生成。

3D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⑷通过上述实验,可证明猜想______(选“甲”或“乙”)是正确的。

(应用拓展)⑸从环保角度考虑,实验中应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6)塑料的诞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塑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所有的塑料制品都可用来盛装食品 B 用就地焚烧的方法处理废弃塑料

C 大部分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 D 热固性塑料可以反复加工,多次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氮元素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铝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2)氮元素与铝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不同。

(3)A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A______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走进千家万户。制造汽车要用到含铜、铁、铝等成分的多种金属材料。

1)车体多用钢材制造。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其与________接触而生锈。

2)在实验室中探究铝、铜和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需要用到的三种药品是________

3)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①向固体乙上滴加稀盐酸时________(填没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校兴趣小组进行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如图实验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查阅资料)

(1)氧化亚铜(Cu2O) 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 ?

(实验验证)取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Cu2O

(2)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①若只有CO2生成,理论上m4- m3______m1-m2(选填“>”、“<”或“=)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实际上生成的气体还有CO,分析产生CO的可能原因(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1

m2

装置B

m3

m4

②实验结束时先拔掉A处试管口的橡皮塞,再停止对试管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同学们对另一份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他们称取了20g固体氧化铜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至反应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石灰水足量),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1)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图1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图1装置中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换成下列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用补救后的装置进行此实验,加热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5)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把CO换为H2进行实验,所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氧化物。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等物质),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进行资源回收,其工艺流程如下: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洗涤滤渣B的目的是为了除去_____(填离子符号)。

3)第③步反应中Ce元素由_______价变成+3价。

4)第⑦步操作是把FeSO4溶液经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得到绿矾FeSO4·7H2O

5)若第④步加的碱为NaOH溶液,写出生成Ce(OH)3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

6)请补充完整第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e(OH)3+O2+_____=4C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在pH=1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的是(

A. Ca2+ Fe3+Cl-NO3-B. NH4+Na+SO42-Cl-

C. Ba2+K+OH-Cl-D. H +Mg2+HCO3-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B.物质组成及构成模型

C.物质分类D.灭火方法的目的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