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KNO3复合肥中含有少量K2CO3,为测定复合肥中KNO3的质量分数,技术人员取13.5g复合肥,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质量与所用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

﹙1﹚复合肥中KNO3的质量分数;

﹙2﹚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89.8%;7.3%

【解析】设碳酸钾的质量为x,10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y,由图中信息可知,完全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10g,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0.44g,

K2CO3+2HCl═2KCl+H2O+CO2↑,

138 73 44

x y 0.44g

=1.38gy=0.73g

该复合肥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 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复合肥中KNO3的质量分数为89.8%,所用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在探究CO2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先瘪后鼓?

【分析猜想】易拉罐开始时变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易拉罐中又生成了气体A,其成分极有可能是CO2H2

【查阅资料】(1)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2)铝单质比较容易被酸、碱腐蚀。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为了检验铝制易拉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成分,小组又进行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

发出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

说明罐中重新生成的气体A________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水,没有明显变化,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说明铝能与________溶液反应

③取少量易拉罐中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原CO2气体被NaOH溶液吸收

【实验结论】(1)铝制易拉罐变瘪的原因是CO2NaOH溶液吸收;

(2)铝制易拉罐重新鼓起的原因是铝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

【反思评价】(1)实验②先加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根据实验探究获得一条对金属铝化学性质的新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AlNaOH溶液反应产生了气体的同时还生成另一种书写形式类似于KMnO4的盐,请完成下列反应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________3A↑。当然,本实验只是初步探究,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有待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深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更好的认识水的组成,我们学习了水的电解,回答下列问题

⑴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电解一段时间后,CD两试管理论上得到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气体质量比为______C产生的气体为_____(写化学式)C连接的是电源的_________D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写化学式)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

A.水电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

C.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⑷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

①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

实验一: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氢氧化钠溶液.

(1)所需的氢氧化钠质量:   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于天平   (填“左”或“右”)盘的烧杯内;量取的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g/cm3),应选择的量筒的规格是   mL(选填“10”、“100”或“250”).

实验二:水的电解实验

用如图装置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已知氢氧化钠在水的电解实验中,只起到增强水的导电性作用.

(3)开始反应前a,b两管内都充满溶液.关闭活塞,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两管产生的气体如图所示,则a管下方导线应接电源的  极(填“正”或“负”).用   验证b管中的气体,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4)说明水是一种化合物的实验事实: 

(5)电解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2)t2℃时,要使用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将溶液的温度

3t1℃时,将25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根据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计算:未溶解的甲物质的质量是 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将某紫黑色固体粉末A加热,可产生无色气体B,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和另一种固体物质D。黑色固体C通常可用于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另一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F。绿色植物可将气体F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转化为无色气体B。回答:

1)写出名称:A C F

2)写出黑色固体E在无色气体B中燃烧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

(2)二氧化锰在该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3)组装好A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4)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室常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优点: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示意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若用B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制取并收集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