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SO42-
CO32-
(1)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H+、OH-、H2O
H+、OH-、H2O
(填粒子符号).
(2)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5
5
个.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Ba(OH)2═BaSO4↓+2H2O.
H2SO4+Ba(OH)2═BaSO4↓+2H2O.
;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K2CO3═K2SO4+H2O+CO2
H2SO4+K2CO3═K2SO4+H2O+CO2
分析:(1)观察微观示意图,判断所发生的反应,并对比反应前后的图示,找出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
(2)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所能发生的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写出方程式.
解答:解:(1)图示反应前后的反应物为HCl和NaOH,反应后为H2O和NaCl在水中解离出的Na+和Cl-,反应前H+、OH-在反应后不存在,而反应后出现了H2O,反应前后Na+和Cl-不变,所以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H+、OH-、H2O;
(2)硫酸与氯化钡可产生硫酸钡沉淀、与氢氧化钡可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与碳酸钾可生成水与二氧化碳,氯化钡与碳酸钾可形成碳酸钡沉淀,氢氧化钡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符合复分解反应产生水或气体或沉淀的发生条件,而氯化钡与氢氧化钡因不能形成气体、水或沉淀而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因此“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钡、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共能发生5个反应;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所以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生成物是硫酸钡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方程式是:H2SO4+Ba(OH)2═BaSO4↓+2H2O.有气体产生的反应是硫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二氧化碳后面标上上升符号,所以方程式是:H2SO4+K2CO3═K2SO4+H2O+CO2↑.
故答案为:(1)H+、OH-、H2O;(2)5;H2SO4+Ba(OH)2═BaSO4↓+2H2O;H2SO4+K2CO3═K2SO4+H2O+CO2↑.
点评: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问题,考查运用知识解决新情景下的问题及获得信息处理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9、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散发出特殊气味,使衣物免受虫蛀.樟脑的化学式为C10H16O,樟脑的组成元素有
3
种,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

(2)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SO42-
CO32-
①如上图所示,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H+、SO42-
(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H+、OH-、H2O
(填粒子符号).
③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4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2?张掖)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SO42-
CO32-
①如上图所示,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H+、SO42-
H+、SO42-
(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
HCl+NaOH═NaCl+H2O
HCl+NaOH═NaCl+H2O
,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H+、OH-、H2O
H+、OH-、H2O
(填粒子符号).
③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4
4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届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推断题

(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散发出特殊气味,使衣物免受虫蛀。樟脑的化学式为C10H16O,樟脑的组成元素有    种,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SO42-



CO32-



 
①如上图所示,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   ,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③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7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樟脑是一种白色晶体,可以散发出特殊气味,使衣物免受虫蛀。樟脑的化学式为C10H16O,樟脑的组成元素有     种,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可溶性酸、碱、盐在水中可解离出阴阳离子,我们现阶段所学的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解离出的一些阴、阳离子相互结合生成难解离的水、气体或沉淀,根据下列溶解性表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

 部分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阳离子

 

阴离子

 

Na+

K+

Ba2+

OH

SO42-

CO32-

 

 

 

 

 

①如上图所示,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H2SO4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   ,判断反应前后溶液中数目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粒子符号)。

③根据溶解性表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判断,将“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能发生的反应有       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