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是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小明提出“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请你根据信息和帮他完成实验探究。

信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

仪器和药品:喷壶、集气瓶、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稀醋酸、水若干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内容

项目

实验一向纸花上喷稀醋酸

实验二向纸花上喷水

实验三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实验四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

现象

变红

不变

不变

_____

结论

_____

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_____

目的

_____

_____

由此你想到什么?

_____

实验反思:小李提出可以直接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你觉此法可行吗?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

【答案】变红 醋酸使石蕊变红 生成物使石蕊变红 对比作用 生成物(碳酸)使石蕊变红 石蕊遇酸变红色 CaOH2+CO2=CaCO3+H2O 不能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不是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再与氢氧化钙反应

【解析】

实验一:向纸花上喷稀醋酸(显酸性),变红色,结论:醋酸能使石蕊变红,目的是做对比参照;

实验二:实验二向纸花上喷水,不变色,结论:水不能使石蕊变色;

实验三:实验三纸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没有酸性),不变色,结论:干燥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实验四: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产生碳酸,显酸性),变红色,结论:生成物使石蕊变红;目的:碳酸能使石蕊变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都属于“可溶”物质

B.30℃时,将10%的乙溶液降温至0℃,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10℃时,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甲、乙达到饱和,所得溶液质量较大的是乙溶液

D.使甲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k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HI的组成元素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F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转化关系中未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4分)我市东部山区盛产石灰石,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解石灰石资源的品质,采用两种方案对当地石材进行化学分析:

方案一: 取10g石灰石粉末样品置于下图所示装置,充分加热至质量恒定,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12g

方案二:另取10g同质地石灰石颗粒样品,置于烧杯中加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减少了4.27g

相关资料:

当地石灰石含有的主要杂技为二氧化硅,其化学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且不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

计算出两种方案测得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方案一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2)方案二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比较两方案测量的结果,分析两方案误差较大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学习了氨气之后,对其很感兴趣,上网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不可燃.氨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液体。于是他进行了如下实验:

1)请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氨气与氧化铜的反应最好在上述装置_____(填序号)中完成;该装置后通常还需接装置Ⅰ,原因是:_____

3)进行该实验时,操作顺序合理的是_____(填字母);

a.先通氨气,后点燃酒精灯 b.先点燃酒精灯,后通氨气 cab都可以

4)实验室若用装置Ⅱ收集氨气,气体应当从管口_____(选填“a”或“b”)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污染源

污染物

建筑材料

NH3、甲醛(CH2O)、苯(C6H6)、甲苯(C7H8)、石棉纤维等

家具

甲醛(CH2O)、甲苯(C7H8)等

办公用品

O3、电磁辐射等

烹饪

CONO2SO3PM10

室内微生物

结核杆菌、霉菌等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甲醛易挥发

b 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 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钠(化学式为Na2O2)可用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来源.Na2O2能跟CO2反应生成O2和另一种固体化合物(用X表示);它也能跟H2O反应生成O2 , 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以下是某兴趣小组进行的探究活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取氧气,看到C中溶液变浑浊,表明________

(2)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说明CO2能与Na2O2反应生成O2, 为什么?________.若木条不复燃能否说明反应没有氧气生成,为什么?________

(3)有同学猜想X可能是酸、碱或盐中的一种.通过对物质组成的分析,大家一致认为X肯定不是酸和碱,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常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

氯化钠___________g,水___________g

2)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___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3)将氯化钠和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3O2 2 CO2 + 3 H2O

有关该反应,有下列说法:

R一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R一定由碳、氢二种元素组成,可能含有氧元素

R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最小

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46

若46 g R完全燃烧生成88 g CO2,同时还生成了54 g H2O

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