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共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

3)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该从_____(填“a”或“b”)进。

4)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

【答案】试管 B、C a A

【解析】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可利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取氧气,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二者都不需要加热,故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共用的发生装置是BC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应该从a端进入;

4)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需要加热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 )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是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填上图字母)。

(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工、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造成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CO2 排放过多。低碳生活能减少能 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 CO2 的排放。

1)下列生活方式不属于低碳生活的是______(填字母)。

A 使用节能灯 B 少用机动车 C 多用塑料袋

2)从火力发电厂尾气中捕捉的 CO2 纯度很高,写出石灰水检验 CO2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捕捉的 CO2 可制成固态做食品保鲜剂,固态二氧化碳俗称______

3)在催化剂作用下,CO2 H2 按照分子数 1______反应生成甲醇(CH4O)和水。 甲醇可添加到汽油中制成甲醇汽油,写出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国际上一般认为飞机飞行时排放的 CO2 分摊到乘客,经折算每人每公里为 0.139 公斤, 每吸收 110 公斤的 CO2 需种植 1 棵树。从北京到上海的航程约是 1100 公里,则每位乘客 至少需种植______棵树才能吸收该航程产生的 CO2(填字母)。

A 2 B 3 C 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各字母代表一种物质,“→”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反应①②③分别是三种不同的基本反应类型,且反应③中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A→B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对一杯氯化钠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过程,丙、丁溶液中析出部分氯化钠固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乙两杯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整个实验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

D.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_____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A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MnO2的作用是_____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

3C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

5F中的现象是_____,体现了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现象

步骤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2: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3:A瓶中加满80°C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4:打开K1K2,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C,白磷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对比步骤34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

(3)待装置冷却--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

[实验二]

(1)按图实验(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沙子)可观察到:镁条在二氧化碳气体中剧烈燃烧,集气瓶内部有黑色的碳和白色固体氧化镁生成。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此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如何变化:____

(2) [查阅资料]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会自燃。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纳米铁粉却可以在空气中自燃”,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了哪些新的认识: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装置图:

1)图中A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2)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___________,改进的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