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溶剂不一定都是水,酒精、汽油等也可做溶剂

C. 在鱼池中设立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 硝酸钾在20℃时溶解度是31.6g,则l00g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符号促进思维的发展。

⑴用数字和符号填空:

① 两个氮气分子 .② 氢氧根离子

③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④ 硫的+6价氧化物

⑤ n个汞原子 . ⑥ 2个碳酸分子

⑵根据题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

②NO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空气中两种无毒的气体

③实验室加热紫黑色固体制氧气

④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河北省邯郸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 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 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 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溶解度/g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27

(1)70℃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固体A,充分溶解形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20℃,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通过对上表数据的分析,物质A的溶解度曲线应是右图中的___________(填“甲”或“乙”);

(3)80℃时,配制一定量A物质的溶液,将其降温到60℃,是否有固体析出?____________(填“有”、 “没有”或“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 是银白色的固体 D. 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据此回答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会对地球的平均气温造成什么影响的问题时,采用的研究途径之一是:研究古气候大气中CO2的浓度变化和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变化关系.

(1)有种方法是测量浅海贝类化石中硼、钙元素含量的比例.因为这个比例高低和这些贝类生长时的海水酸碱度有关,而海水酸碱度又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将得到的有关数据和通过其它研究途径得到的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对比,即可得到同时期大气平均温度与大气中CO2的浓度的对应关系.海水酸碱度和大气中CO2的浓度有关的科学原理是______.

请在下列坐标图中,标出坐标轴的含义,并大致表示大气中CO2的浓度对海水酸碱度(用海水pH表示,海水略呈弱碱性)的影响关系.

(2)科学家也通过另外途径研究古气候时CO2的浓度变化与当时大气平均温度的关系.

如比较古代植物叶片化石及近现代植物标本,发现很多地区较多同种近现代植物叶片单位面积上气孔数目减少.从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考虑,造成这种变化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种).

(3)在生物圈中,你认为当前影响大气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直接因素是: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小明猜想:种子的萌发过程可能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他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打开D装置中的阀门,水位下降,空气就会依次进入装置。

(1)按照实验设计意图,如果观察到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则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但思维严密的小庭却认为实验还有漏洞,她建议在_________(选填:AB.BC或CD)之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就可以弥补上图实验设计的不足,那么,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当观察到现象时才能证明小明的猜想是正确的。

(2)请指出D装置的一个优点: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反应前木炭粉和氧化铜的质量为12.80g,玻璃管质量为52.30g;反应后玻璃管及其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64.81g,装置B增重0.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C-12O-16)

①当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时,碳与氧化铜的反应结束

②玻璃管中反应结束后仍要缓缓通入氮气将装置内残留的气体生成物排出

③玻璃管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二氧化碳

④NaOH与CO2反应导致装置B质量增加

⑤装置C的质量未改变说明没有气体通入该装置

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1个

B.2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龙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包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往12克的固体样品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直到没有气泡产生,共用去稀盐酸100克。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注:①该反应中,样品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碳酸钙完全反应。

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