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推理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蔗糖、葡萄糖等有甜味,则糖类物质都有甜味

B. 可以用取样灼烧的方法区别蚕丝和棉纱线

C. 化学变化中原子、离子都不会改变

D. 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气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答案】B

【解析】A.糖类物质不一定有甜味,有甜味的也不一定是糖,如淀粉,故错误;

B.蚕丝中含有蛋白质,而棉线中不含,分别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就是蚕丝,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故正确;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离子可能改变,如加热高锰酸钾就会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高锰酸根离子发生了变化,故错误;

D.尿素和硝酸盐加熟石灰研磨就没有氨味,但是它们也是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酸、碱、盐是工业和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化学物。用你一年来所学的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__________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澄清石灰水 ⑤食盐

(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20℅的硫酸用于下面的实验,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问一定量NaHC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SO4。待反应量是完全后(假设反应所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用品]pH试纸、Zn片、氧化铜粉末、稀H2SO4、NaOH溶液、BaC2l溶液.

[假设猜想]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NaHCO3;猜想三:Na2SO4、H2SO4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现象或结论填空。

实验方案

A

B

C

D

操作

现象

无气泡产生

试纸变色,对照比色卡,pH<7

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

______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分别是:

__________;④____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级实验用品,你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

(4)胃酸过多的病人,通常需每天服用含碳酸钠的药物9片,能消耗胃酸中的氯化氢2.19g。某病人有胃溃疡病症,这种药物会加剧胃部疼痛,医生建议改用含氢氧化铝(其他成分不与胃酸反应)的胃舒平,药物标签如图所示。请计算中和相同质量的胃酸,每天需要服用胃舒平多少片?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能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象是

A.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B. 等质量镁、锌分别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 向含少量Cu粉的铁粉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D.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工业利用石灰石和食盐水制作漂白粉的流程图。

(1)石灰石高温燃烧得到的两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步骤Ⅰ涉及到的能的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操作A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步骤Ⅲ得到的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和Ca(Cl0)2,其中Ca(Cl0)2中氯元素的化学价是_______

(4)步骤Ⅴ采用低温蒸干,由此你推断出漂白粉的成分可能具有一定性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的同学欲对碳还朱氧化铜生成的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气体成分为①只有CO,②只有CO2,③CO和CO2的混合气体。得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设计](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一段时间,发现C中液体变浑浊,由此排除了猜想____(填序号)。

(2)先通气体一会后,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后对准玻璃管中的氧化铜加热,出现______现象,说明猜想③成立。

[交流与讨论](1)将生成气体通入装置一段时间再加热,除探究CO2存在外,还能达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一个该实验产生CO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装置B可以防止液体回流使玻璃管炸裂,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用途不一致的是

A. 生石灰—CaO —做干燥剂 B. 纯碱—NaOH —治疗胃酸过多

C. 小苏打— NaHCO3—发酵粉 D. 干冰—CO2—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菌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在抗击“非典型肺炎”的战役中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如图为过 氧乙酸的结构式,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分子的化学式为C2H4O3 B.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C. 过氧乙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完全燃烧生成H2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或方法

A.

CO2

CO

点燃

B.

Ag粉

Mg粉

适量稀硫酸

C.

NaOH溶液

Na2CO3

适量稀盐酸

D.

NaCl

KNO3

冷却结晶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2)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