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红枣中含有丰富的VC和糖类,常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有补血养气安神等良好功效,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实验探究]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 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 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设计如图2实验方案继续验证。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

(3)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了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

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_________________

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Fe2O3

[反思与评价]甲、乙两同学经过讨论后,完善实验方案最终确定该久置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CO3

【答案】稀盐酸 Fe 若含有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因此仅仅通过最后溶液中含有氯化亚铁不能确定只含有铁,而不含有三氧化二铁 增大接触面积利于磁铁吸收将铁与其他成分分离,也有利于加水使物质溶解 CaO 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溶液呈黄色

【解析】

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探究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的成分。结合标签图可知,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铁,生石灰是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

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和实验验方案,则有:

实验探究:

甲同学的方案

实验操作: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实验结论:固体中一定含有Fe,一定不含Fe2O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若含有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因此仅仅通过最后溶液中含有氯化亚铁不能确定只含有铁,而不含有三氧化二铁。

结合如图2实验方案流程图,则有:

(1)步骤①样品用磁铁吸引前需经过研碎,其中研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利于磁铁吸收将铁与其他成分分离,也有利于加水使物质溶解。

(2) CaOCa(OH)2CaCO3三种物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②中固体溶解时放出大量热,由此可以判断固体中一定含有CaO

(3)③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生成固体,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同学对滤渣B又进行了探究,结合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可推测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并将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

实验现象:固体逐渐消失,有气泡产生,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管内溶液呈黄色

实验结论: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Fe2O3

反思与评价:

甲、乙两同学经过讨论后,完善实验方案最终确定该久置固体的成分是FeFe2O3CaOCa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AgNO3CuNO32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蓝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液中可能有 FeNO33MgNO32 CuNO32

B.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C.与原溶液相比,滤液的质量可能增大

D.滤出的固体中可能含有铜和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KNO3、NaNO2(亚硝酸钠)、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NO3NaNO2的溶解度相等

B. 60 ℃时,NaCl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7%

C. 将接近饱和的NaNO2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 除去NaCl中少量KNO3,可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能否再生的角度分析,煤炭、石油等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地球日熄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建议。假设全球有10亿家庭,若每户一盏100 W灯泡少开一小时,可以省电___kWh。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减少CO2在大气中的含量,其化学方程式: __(填写另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等质量碳酸钙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足量)反应

B. 20℃时,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 pH=2 的稀盐酸至过量

D. 向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0℃时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质量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

320℃时,按图示进行如下操作:

A2B2中所有物质倒入C中后,C溶液是____________(选填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其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只列数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m的值为___________n的值为____________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___周期,硒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空气中很容易变质。

1)在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中,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进行以下探究:

①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小建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色,由此判断这瓶氢氧化钠溶液未变质。你认为小建的结论是否成立?_____(选填成立不成立),理由是_____

③小齐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④为进一步探究该瓶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小思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取适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_____

_____

b.向滤液中滴加适量_____溶液

溶液变红

2)实验室用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8. 25%的稀盐酸与足量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计算可制得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某混合溶液由硫酸和硫酸铜溶液组成。探究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24.5g该混合溶液于烧杯中,然后将120gNaOH溶液分六次加入其中,每次充分反应后称量所得溶液及沉淀的质量,所测数据如下表所示。

1

2

3

4

5

6

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20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g

144.5

164.5

179.6

189.8

200

220

每次产生沉淀的质量/g

0

0

m

n

9.8

0

计算:(1)上述表格中产生沉淀的质量:m_____n_____

2)所加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3)第5次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