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构建知识网络是学习化学 的重要方法之一.某同学在学习酸、碱和盐的化学性质后,归纳的知识网络如图,图中“--”两端的物质可以反应.请帮助该同学进行完善和纠正.
(1)图中的A类物质可能是金属氧化物.
(2)该同学针对金属和酸?的反应,写出了下面一个化学方程式:
Cu+H2SO4(稀)═CuSO4+H2↑,有的同学认为该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理由是事实上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该反应不能发生.
(3)老师告诉同学们:对于酸和碳酸钙(盐)的反应,可以用家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验,其中能发生反应的两种物品是食醋和碳酸钠(填名称或俗称).

分析 (1)根据酸的通性分析;
(2)用金属与同一种稀酸反应制取的化合物应当能与酸反应,即排在氢的前面;另外,铁在与酸反应时生成亚铁离子;
(3)根据氢离子的验证分析.

解答 解:(1)根据酸的性质可以知道:酸溶液能跟酸碱指示剂、多种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以及某些盐反应.故A类物质可能金属氧化物.
(2)金属活动性铜在氢的后面,事实上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该反应不能发生.
(3)厨房中的酸有食醋,碳酸钠或碳酸氢钠遇到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1)金属氧化物;
(2)事实上铜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元素,该反应不能发生;
(3)食醋;碳酸钠或碳酸氢钠.

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对单质、酸、碱、盐等各类物质的通性的掌握,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做法能改变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
A.减少溶剂B.降低温度C.升高温度D.再加入氯化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更旺,生成无色气体C,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体积的$\frac{4}{5}$,将红B放入C或D中立即熄灭,又知C和D是不同物质,则A是③,B是⑤,C是⑧,D是②.
从①~⑧中选择答案,将序号填入空格中;气 ②氮气 ③氧气 ④硫 ⑤木炭 ⑥红磷 ⑦二氧化硫 ⑧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密封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氢氧化钠固体吸收水或潮解.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碳酸钠.
(4)用酚酞试液不能 (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么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取试样溶于水,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某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不行 (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CO2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集气,用排水法收集误差较大.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方法将试样溶于水,加入足量CaCl2溶液,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结论若不变色,则氢氧化钠已经全部变质,若变红,则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为1也要填入横线内)
(1)3Mg+1N2$\stackrel{点燃}{→}$1Mg3N2
(2)2Fe2O3+3C $\stackrel{高温}{→}$3Fe+3CO2
(3)2KClO3$\stackrel{△}{→}$2KCl+3O2
(4)1C2H4+3O2 $\stackrel{点燃}{→}$2H2O+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学习过CO2以后,我们已经知道CO2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联系到CO2和同一类物质NaOH是否发生反应呢?为证明是否发生反应,小明设计出如图1的三种装置进行实验:

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烧杯,b胶头滴管.
(2)以上三个实验中,①③有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记录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实验①试管内液面逐渐上升,形成水柱.
实验③小气球胀大.
(3)实验②因选用仪器不当导致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请你帮小明寻找一种物品替代该装置中的广口瓶,以使实验取得成功,你将选用的物品是矿泉水塑料瓶.
(4)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小明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于水,不能确定究竟是CO2溶于水使气压减小的结果还是CO2与NaOH反应使气压减小的结果;.
(5)如图2,一个小铃通过细线固定在盛满CO2的集气瓶中,向瓶中倒入浓NaOH溶液,迅速塞紧瓶塞并轻轻振荡,过一会儿再摇动集气瓶,只看到小铃振动,却听不到铃声.听不到铃声的原因是瓶内二氧化碳被反应,瓶内几乎为真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4.如图集气瓶的体积为250ml,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若要收集一瓶含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60%的气体,则下列操作或计算不符合要求的是(  )
(橡皮塞体积忽略不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以20%计算)
A.空气氧气可以同时通入
B.通过观察量筒内水的体积变化知道通入空气或氧气的体积
C.先通入150mL的氧气再通入100 mL的空气
D.先通入125mL的氧气再通入125 mL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小明家秧苗出现了倒伏、叶色发黄等现象,需施用复合肥,下列肥料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B.Ca(H2PO42C.NH4Cl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在通常情况下,F、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Q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防腐剂(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CaCO3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2NaCl+CaCO3↓.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3)反应⑤在工业生产中的用途是高炉炼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