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做了如下实验,向6.0g石灰石样品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生成二氧化碳气体1.11L(该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977g/L)。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g;(精确到0.1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3)若要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____

【答案】 2.2 83.3%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1L×1.977g/L=2.2g。

(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6.0g×x 2.2g

,x=83.3%。

(3)若要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3.3%。

(3)若要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消耗稀盐酸的质量,题中还缺少的一个数据是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点睛∶质量等于密度与体积的乘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是顺利完成本题的重要保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实验甲、实验乙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把硝酸铵加入水中后液体的温度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甲实验验证的硝酸铵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是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通过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锌比铁活泼的结论;B中铁片充分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_色。实验室制取氢气一般选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与______有关。

(3)C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

(4)D实验中,将塑料瓶充分振荡后,发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水的瓶子明显更瘪,据此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图(固定装置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

(l)仪器名称:b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

(3)B、C、D三个装置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与C装置相比,B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 ___________,D装置操作上的优点是___________,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若用E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其中I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填名称),请将图E补充完整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 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 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不同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 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

B. 4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63.9%

C. 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 100℃时(100+246)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到60℃时,析出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13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发现试管已经炸裂,请分析炸裂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种情况即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______(填装置代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实验室制法的一种原理是NH4Cl(固)+NaOH(固)NaCl+ H2O+NH3↑,据此设计出的发生装置可以是_______,(填装置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以是_______。若用F装置进行密封收集氨气,气流应从______端(填“a”或“b”)流入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____

(2)若用G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_端口通入(选“b”或“c”)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从“A”至“F”中选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课外探究实验,他们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酚酞,将其倒入装有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振荡,惊奇的发现无色澄清石灰水:变红的溶液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又变澄清。小明同学感觉很好奇,请你随他们一同探究吧。

(1)澄清石灰水先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后又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提出问题)什么物质使浑浊的石灰水再次变澄清?

(猜想与假设)猜想1:________;猜想2:酚酞溶液; 猜想3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验证)小明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浑浊后,立即停止;往浑浊的石灰水中滴加酚酞溶液,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故得出猜想2不正确。

小明为了验证猜想3正确,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拓展: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用数字实验测定红磷在密闭空气中的燃烧过程中的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影响集气瓶中压强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和____________

②压强曲线BC段变化的原因综合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E段压强突然增大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