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梧州)关于甲烷(CH4)或乙醇(C2H5OH)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析:A、应该说一个甲烷分子含有四个氢原子,甲烷气体含有许多氢原子;
B、乙醇是纯净物,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烷燃烧,生成物有水和二氧化碳;
D、乙醇(C2H5OH)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解答:解:A、甲烷气体含有四个氢原子,此说法错误,应该说一个甲烷分子含有四个氢原子,故A错误;
B、乙醇分子中含有水,此说法错误,乙醇是纯净物,不可能含有其他分子,故B错误;
C、甲烷燃烧生成物只有水,此说法错误,生成物有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
D、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梧州)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19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他们决定对这个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提出问题】暗红色的固体是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条件,使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查阅资料】铜有+1和+2两种化合价,通常情况下,氧的化合价为-2,碳的化合价为+4或-4.
【猜想与假设】
(1)同学们认为这种暗红色固体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并猜测它的化学式为
Cu2O(Cu4C、Cu2C)
Cu2O(Cu4C、Cu2C)

(2)同学们还认为,通过改变反应物的状态、质量比,以及反应装置,可以使该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减少出现暗红色固体的情况.
【分析与交流】
(1)小吴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进行实验.你认为这样建议的原理是
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这是固体反应物间的反应,使用颗粒更小的反应物,可以增加表面积,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2)小周建议用图19的乙装置替代甲装置.与甲相比较,乙装置中将试管直立放
置的作用是
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有利于集中加热,获得持续高温.

(3)对下列三种氧化铜和碳的质量比例,小施建议选择
A
A
(填选项序号)的比例.
A. 32:3       B. 40:3       C. 48:3
你认为小施这样选择的理由是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
的进行.

【实验与结论】
同学们决定按改进后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在检验了乙装置的
气密性
气密性
后,往试管中加入已干燥的药品并开始加热,当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刚出现浑浊时,
不能
不能
(填“可以”或“不能”)确定氧化铜和炭粉已经开始反应.
不久,即可看到试管底部变红热,停止加热后,仍能看到红热现象,并沿试管底部自下而上蔓延,这个现象说明该反应是
(填“吸”或“放”)热反应.
待反应结束,先将导气管从石灰水中取出,然后关闭止水夹,让产物自然冷却.若不关闭止水夹,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空气会进入反应的试管中,使生成的依然灼热的铜重新被氧化
.待产物冷却后,同学们终于找到了期待已久的紫红色铜珠,实验获得了圆满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江西)将等质量的甲、乙两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关于甲、乙两金属判断合理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同学用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氧气,甲同学的方案是“把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乙同学的方案是“把二氧化锰加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则关于甲乙两同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梧州)关于甲烷(CH4)或乙醇(C2H5OH)的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