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如图1),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和“10%”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试剂.小欣和小芳同学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1)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2)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
A.酸      B.碱      C.盐
(3)Ⅰ.实验员说,这瓶试剂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并提示:Na2CO3、NaHCO3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Ⅱ.查阅资料:室温(20℃)时,四种物质的溶解度的数据如下: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得出结论:
小欣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1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的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        (填写物质名称)。
设计并实验:
请你设计实验确定这瓶试剂的名称,并完成以下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交流讨论:A;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与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若仍为无色,是NaCl溶液;若变红,就是Na2CO3或NaOH溶液
2.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aCl2溶液,振荡
若没有明显现象,则为NaOH溶液;若溶液出现浑浊(白色沉淀),则为Na2CO3溶液
 

解析试题分析:交流讨论:破损标签可见部分为钠元素,可判断该物质由金属元素与根组成,而酸类物质由氢元素与酸根所组成,可判断该物质不可能为酸;故答案为:A;
查阅资料:Ⅱ.根据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液为9.6g,可判断常温下碳酸氢钠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8.8%,因此可判断该溶液不可能为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碳酸氢钠;
设计并实验:可依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将氯化钠鉴别出来;再根据碳酸根和氢氧根离子的不同,可加入氯化钙或盐酸等出现沉淀或气泡鉴别出碳酸钠,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若仍为无色,是NaCl溶液;若变红,就是Na2CO3或NaOH溶液
2.取少量样品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aCl2溶液,振荡  若没有明显现象,则为NaOH溶液;若溶液出现浑浊(白色沉淀),则为Na2CO3溶液
考点:考查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同学们对美术组的环保石头纸(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加入适量聚乙烯和少量胶合剂)展开探究:
[拓展实验一] 探究影响石头纸与盐酸反应快慢的因素
(1)甲、乙两同学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过程


现象
试管①、②、③中产生气泡快慢的顺序为:
①>②>③。

分析结论
Ⅰ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Ⅱ 对比甲同学实验①②可知,               ,化学反应的速度越快;
Ⅲ 对比甲同学实验        (填实验序号)可知,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     
Ⅳ乙同学的实验中,数据记录纸上应该连续记录的实验数据是
          和         
[拓展实验二] 测定石头纸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甲组同学的方法是:(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混合后体积等于混合前各气体体积之和。)将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CO2的体积,再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下图(Ⅰ)为石头纸与稀盐酸反应的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接仪器,夹紧弹簧夹,向a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果a、b中有稳定的高度差,说明:装置(I)气密性         (选填“良好”或“漏气”)

② 图(Ⅱ)装置中油层的作用是_                  
③ 反应停止后,        (填序号)可使反应前后 
油层上方气体压强和外界大气压相同,此时
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
A.水平移动量气管        
B.上下移动量气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明发现一种淡黄色的粉末可以用于杀菌、消毒和漂白,于是想探究该固体的成分。
[提出问题] 该淡黄色固体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硫单质是一种淡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单质,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
[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少量该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加2mL水,振荡并观察现象。
方案二:在燃烧匙里放少量该固体,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
比较以上两方案,你认为的最佳方案是         ,理由是(从环保、操作等角度分析)                                                 
[实验验证并得出结论]
小明向盛有少量该固体的试管中加入2mL水,立刻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并且验证出该反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通过实验验证,确定该淡黄色粉末为过氧化钠。
小明想对生成的气体成分判断,他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设:
①该气体是CO           ②该气体是O2
你认为上述假设哪个更合理?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 
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合理假设(写出简要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计算] 在过氧化钠(Na2O2)中,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过氧化钠中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8克过氧化钠与多少克二氧化碳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氧化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分析: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实验药品
 
分解温度(℃)
 
 ①
 
 氯酸钾
 
    580
 
 ②
 
 氯酸钾、二氧化锰(质量比1:1)
 
    350
 
 ③
 
 氯酸钾、氧化铜(质量比l:1)
 
    370
 
 ④
 
 氯酸钾、氧化铁(质量比1:1)
 
    390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由实验__________与实验④对比,证明猜想合理。
(2)实验所用的三种物质,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反思】
(1)若要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它在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
(2)同种催化剂,颗粒大小可能影响催化效果,请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3)同种催化剂,还有            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两个问题:
(1)研究燃烧的条件【步骤2】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Ⅲ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实验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               
(2)研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A中盛有稀硫酸,B为碳酸钠固体,Ⅲ中盛有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1】打开K3,关闭K2,打开K1将A中溶液滴入Ⅰ中与B接触,关闭K1.一段时间后,Ⅲ中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2】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Ⅱ中盛放的可能是    ,后续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CO2 H2O;丁 CO2 CO  H2O。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
           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明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水泥块,先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1)【猜想】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水泥块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认为需要增加去探究: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某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用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证实一口干枯的深井中二氧化碳的量很大.现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解释实验现象
(1)灯火实验
灯火      
         
(2)动物试验
动物     
         
(3)澄清石灰水试验
澄清石灰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探究题

氧化铜能与多种物质反应,能否与氨气(NH3)反应呢?在老师的指导下,某同学进行了探究.(注: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实验设计】按图设计组装好仪器,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

【进行实验】
(1)A中氧化铜全部转化成光亮的红色固体
(2)B中U形管内物质变蓝;
(3)C中集气瓶内收集到一种无色气态单质,该气体用排水法收集的理由是          
(4)从C中水槽里取适量液体于试管内,向试管里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   色,原因是                                                     
【实验结论】氧化铜和氨气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继续探究】(1)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质量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粉末+玻璃管
 65.6g
 59.2g
 
(2)A中玻璃管内的反应证明,氨气的化学性质与    有相似之处(填物质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