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肥料和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KNO3 是复合肥料

B.残留农药可通过农作物转移到人体中

C.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宋朝医书中明确记载了通过银针遇砒霜是否变黑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的案例。砒霜是一种砷(As)的氧化物,传统方法生产的砒霜中含有少量硫化物。银虽然化学性质稳定,但容易与硫化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黑色的Ag2S,这就是通过银针变黑验毒的原理。

(1)砒霜中砷元素(As)的化合价为+3,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银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B.银针变黑是因为发生了化学变化

C.Ag2S中银元素与硫元素的质量比是27: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青浦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属于有机物的是

A. 甲烷 B. 碳酸钙 C. 一氧化碳 D. 木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德阳市九年级二诊化学 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用语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显酸性

B. 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但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都是分子或原子

D.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春季是各种流行性疾病的多发季节,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据永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通报:自2月12日以来,截止到2月26日,我市祁阳四中学生已确诊有18例感染甲型肝炎。甲肝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甲肝:①加强水源保护,严防饮用水污染,不喝生水;②讲究环境卫生,做好餐具茶具的清洗消毒;③不吃不干净及半生不熟的食物;④及时预防接种疫苗;

(1)现有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等几种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数字序号);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请你列举一条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更容易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作用;

(3)县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我校每天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校园进行消毒,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九年级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祁阳石雕刻砚台 B. 用竹条编制工艺品

C. 用葡萄酿造葡萄酒 D. 将苹果榨成苹果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四川省宜宾县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H7N9型禽流感是由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治愈率比较低.为预防新型禽流感蔓延,可用ClO2进行环境消毒,制取ClO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质:在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

(2)a物质中钠、氯、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3)d物质中氯元素和氧元素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4)制取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实验学校九年级一模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说法相匹配的是 ( )

① 表示KMnO4加热制O2生成的MnO2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② 表示C还原CuO的实验中,试管内的固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③ 表示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CaO,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④ 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分别和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海南省九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领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C24H38O4,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黑心业者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此类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塑化剂的两条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做法,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____________; 

①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②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③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④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