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实验室部分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仪器X的名称是___

②实验室用装置B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若实验室欲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需在BC之间连接上 装置___(填序号,下同)

④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CH4)气体,应选用的发 生装置是___

(2)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标签如图),同学们对该 溶液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小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①是___,②是CaCl2

(收集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变_____

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同学们取少量M溶液与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过 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写出碳酸钠与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探究三:过滤后澄清滤液中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Na2CO3;猜想二:___;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BaCl2溶液,B中加入___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______

猜想二成立

_____

猜想三成立

【答案】锥形瓶 E A Ca(OH)2NaOH Na2CO3 A中不产生白色沉淀,B中产生白色沉淀 A、B都不产生白色沉淀

【解析】

(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

①仪器X的名称是锥形瓶。

②实验室用装置BO2的原理是利用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③若实验室欲用图中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需在BC之间连接上干燥气体的装置,可以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干燥气体,则可以连接的装置是装置E

④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CH4)气体,应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即装置A

(2)探究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

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小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根据探究一实验操作滴加酚酞的现象得出实验结论猜想①正确,且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可得:

①是,②是CaCl2

实验操作: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猜想①正确。

探究二:同学们取少量M溶液与碳酸钠溶液进行反应,发现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碳酸钠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三:过滤后澄清滤液中有哪些溶质?

根据反应物的用量可以做出猜想,碳酸钠过量、碳酸钠不足,二者恰好完全反应三种情况,则有: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Ca(OH)2NaOH

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可以通过加入BaCl2溶液验证有无Na2CO3,通过加入Na2CO3溶液验证有无

实验操作: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B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实验现象及结论: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猜想一成立;

A中不产生白色沉淀,B中产生沉淀,猜想二成立;

A、B都不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成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水的作用)

1)排水集气法中水的作用:集气前_______________;集气中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也用到了水。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能冒出浓厚的白烟,军事上常用来制烟雾弹,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同学利用燃磷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过程如图。燃烧结束试管里剩余主要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水的净化)

4)天然水净化为自来水的主要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

A过滤池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吸附池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C清水池中一定是软水

D投药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

5)我国有关部门规定,经上述流程净化后进入用户的饮用水含铁<0.3mg/L,含铜<1.0mg/L,其中铁、铜指的是________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6)某化学小组的小泉同学取水库的水进行探究实验.先将水进行过滤操作如图,操作中缺少一件仪器,它是_________________,在该实验中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该操作中还有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小王同学改正上述错误,重新取水库中的水过滤,实验结束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产生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回答出一点)。

7)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农田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C禁止向河水倒入垃圾 D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请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

①铝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

2个硝酸根_____

③填充飞艇的稀有气体是______

④引起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_

中含有的原子团名称为_______

⑥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_______

2)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碳加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

C 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D 一个碳和一个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

3)阿司匹林可以缓解轻度或中度疼痛,化学式为,阿司匹林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元素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该分子中约含有_______个氧原子;的氢原子与________水中的氢原子个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微粒观:金刚石与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

B.结构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不同,其化学性质不同

C.转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 CO 可以相互转化

D.守恒观: 一定质量的甲烷不完全燃烧生成 COCO2 H2O,经测定水的质量为 18g 则甲烷质量为 1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常见溶剂,右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将2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甲的溶液

C.t2℃时甲物质的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

D.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一些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A.电解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燃烧条件

1A实验中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中导致测量结果小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C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知识归纳整理的相关内容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数轴表示

B.化学巨匠及杰出贡献

①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

②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盐法

C.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

D.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后点燃

CO还原CuO——先加热后通入CO

①缺铁元素--会引起贫血

②缺碘元素--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军家的下水管道堵了,爸爸买回一种管道通,使用后堵塞的管道畅通无阻了。小军对此很好奇,于是想探究管道通中的物质成分。

(提出问题)管道通中的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主要内容如下:

(1)下水管道里的淤积物主要为油污、食物残渣、毛发等。

(2)氢氧化钠是强碱,能去除油污,腐蚀毛发一类的东西,常用于疏通管道。

(3)铝粉为银灰色固体,铝粉与酸、碱溶液都能反应放出氢气,反应时放出大量热。

①铝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1+2NaOH+2H2O=2NaAlO2+3H2

(猜想与验证)小军打开一盒管道通,内有袋白色固体颗粒和一袋银灰色粉末。

(1)猜想: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几粒白色固体颗粒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______

②将适量白色固体颗粒放人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烫

③向步骤②得到的溶液中放入一段羊毛线,加热一段时间

羊毛线逐渐消失

结论:白色固体颗粒为氢氧化钠。

(2)猜想: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②一套仪器中加入银灰色粉末和稀盐酸;另一套仪器中加入银灰色粉末和______

都产生大量无色气体,试管外壁温度明显升高

③待导管口有气泡均匀持续冒出时,分别收集1试管气体,验纯

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____

④在导管口点燃气体

火焰颜色为____

(结论)银灰色粉末为铝粉。

(反思)①老师告诉小军,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的性质非常相似。要确认猜想(1)是否正确,还需要学习如何检验钠元素的存在;

②根据本实验分析,使用管道通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___(填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通入CO2

滴加Na2C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溶液中含有Ca(OH)2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 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