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向AgNO3、、Cu(NO3)2、 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时,产生大量气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任选一个方程式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押题卷(一)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铁丝浸入CuSO4溶液,铜丝浸入AgNO3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蒸发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物品所用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汽车橡胶轮胎 B. 食品包装塑料盒

C. 风衣涤纶面料 D. 自行车合金车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立夏粥是一种节气美食,它是用大米作主料,以精肉、香椿的嫩芽、红枣等十几种为辅料熬制而成。下面有关立夏粥熬制原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香椿的嫩芽富含油脂 B. 大米中主要含有糖类物质

C. 红枣可为人体提供维生素 D. 精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A、B、C三位同学组成的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中,用到了三个分别盛有Na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的滴瓶。由于A同学将三个滴瓶中的滴管混用,导致滴瓶中的试剂因此会受到污染而无法使用。学习小组就盛有NaCl溶液的滴瓶是否被另两种试剂污染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滴瓶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三位同学经过分析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成分只有NaCl;猜想二:成分为NaCl、NaOH;

猜想三:成分为NaCl 、Na2SO4;猜想四:成分为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探究你的猜想四: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该滴瓶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溶液。

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过滤,取滤液少量于另一支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______。

_____

证明猜想四成立

【实验反思】C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并未证明猜想二、三是否成立,应补充相应的实验予以证明,你是否赞同_____(填“是”或“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硝酸根离子_______;(2)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三个铁原子_______;(4)磁铁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2017届九年级6月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浩瀚的海洋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

A. NaCl B. MgCl2 C. CaCl2 D.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陕西省2017届九年级八模理综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1)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溶液变为无色。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此推断,原试管所得无色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2017届九年级6月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根据“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氧化碳可作燃料,体现了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B. 石墨可作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C. 氧化钙可做食品干燥剂,是利用氧化钙溶于水中放热

D. 氢氧化钙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因为氢氧化钙能中和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