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所示是某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取10mL该浓硫酸可配制成 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__________g

2)取适量该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可生成 SO2Zn+2H2SO4()ZnSO4+SO2↑+2H2O。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

3)用 pH 试纸测定稀释后硫酸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

【答案】184 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被消耗,硫酸浓度变小,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取一小片pH 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该稀硫酸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颜色,读出pH 数值

【解析】

1)解:设可配制成 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X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原则,列得:

,解得X=184 g。

2)取适量该浓硫酸与足量锌反应可生成 SO2。反应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生成氢气,原因随着反应进行,硫酸逐渐被消耗,硫酸浓度变小,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3)用 pH 试纸测定稀释后硫酸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取一小片pH 试纸放在点滴板上,用玻璃棒蘸取该稀硫酸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颜色,读出pH 数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2

B. 该反应中有4种氧化物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

D. 若反应中甲、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2时,则无物质戊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装置A中一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_______________

4)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燃烧的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F向装满 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图中四个实验分别用到水。

1)实验A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B中的现象是_____

3)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的结论是_____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A. 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

B. 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

C. 温度不变,向一定质量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

D. 向一定质量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素有“铜都”之称的安徽铜陵有许多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黄铜矿经初步处理后,所得溶液甲中含有Fe2SO43CuSO4H2SO4.某同学通过废铁屑与溶液甲反应,制取补血剂原料碳酸亚铁并回收铜。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

1Fe2SO43与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请配平:xFe2SO43+yFe=zFeSO4,其中xyz为化学计量数,z的值为_____

2)步骤I中,生成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废铁屑要求过量,原因是_____

3)操作a名称为_____。实验室中操作a要用到玻璃棒、烧杯和_____等玻璃仪器。

4)不溶物的成分为_____(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世界范围内,据统计化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已超过40%。如图是两种氮肥标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两种化肥属于_________肥,具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如果缺乏此化肥,会导致叶色发_______

2)从标签上看,碳酸氢铵不同于尿素的化学性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易溶于水    B受热易分解    C有挥发性

3)两种化肥中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的是_________,因为会发生________而减低肥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发现无明显变化,对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小组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

(提出猜想)

猜想1HClBaCl2;猜想2HClBa(OH)2BaCl2;猜想3:只有BaCl2;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上述猜想中,小强同学认为猜想2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B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下表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结论

a.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无明显变化

猜想3成立

b.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1成立

(分析与讨论)

1)小王同学提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步骤a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拓展)

4)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

5)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