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现在很多家庭自备干粉灭火器,其中一种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干粉(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铵)灭火.
(1)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可利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来代替,该气体是氮气.
(2)磷酸二氢铵(NH4H2PO4)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并能在可燃物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状的覆盖层.其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报废灭火器中的NH4H2PO4可做化肥,但不能作为C(填字母序号)使用.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4)铁质的灭火器罐体容易生锈.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喷漆.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6HCl+Fe2O3═2FeCl3+3H2O.

分析 (1)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来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化肥的分类来分析;
(4)根据防止铁锈蚀的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 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2)磷酸二氢铵加热分解生成磷酸和氨气;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答一条也可)
(3)磷酸二氢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不含钾元素,所以不能用作钾肥;
(4)防止铁生锈就是需要将铁与氧气、水隔绝,如喷漆等;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HCl+Fe2O3═2FeCl3+3H2O.
故答案为:(1)氮气;(2)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隔绝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答一条也可);(3)C;(4)喷漆;6HCl+Fe2O3═2FeCl3+3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化肥的分类以及防锈和除锈的方法原理等,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操作考试结束后,某同学对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南充盛产水果,素有“果城”的美誉,常见的水果中一般不含下列哪种营养素(  )
A.油脂B.维生素C.糖类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实验操作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检查气密性
C.
滴加液体
D.
过滤浊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晨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的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环境湿度较大,氧气的量较少.
(2)小柯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曲线画在答题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反应的微观变化如图所示.

(1)物质甲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2)甲、乙、丙与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丁.
(3)该化学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5.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Fe2O3,H中溶质的化学式CuSO4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①、③(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如下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图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操作④的名称是:过滤;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已经变质(选填“已经”、“没有”);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生成沉淀D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Na2CO3(写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