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A.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银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BCuAg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C.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活动性氢>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D.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说明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氮元素形成的一种氧化物中, 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4,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N2O BNO2 CNO 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在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都有广泛用途。

(1)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_来区分;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法。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____(填物质名称)的吸附性除去水中异味。高铁酸钾(化学式K2FeO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可用于自来水净化处理,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善于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各组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A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B

安全常识

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最理想燃料

乙醇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

石墨很软——可作电极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汽油加油站——杜绝一切火种

煤气中毒——由一氧化碳引起

C

环保与物质的利用

D

日常生活经验

减少水污染 ——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煤燃烧污染——使用脱硫煤

防菜刀生锈——擦盐后悬挂起来

检查煤气管道泄漏部位——常用肥皂水检验

使煤燃烧更旺——把煤作成蜂窝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蔗糖溶解 B.滴水成冰 C.花香四溢 D.铁器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用途

性质

A

二氧化碳

作气体肥料

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B

熟石灰

改良酸性土壤

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C

氮气

用于食品防腐

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D

洗洁精

洗涤油污

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A. 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一一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

B.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一一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一一收集的氧气不纯

D. 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大于一一红磷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1) 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① 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g。

②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

将100g的水加入30 g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0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 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像与实验相符合的是

A. 图①是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过程中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 图②是向室温下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减小)

C. 图③是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锌粉,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图④是分别向同质量、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加入固体质量与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