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1)①下列实验仪器不能用于加热的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烧杯 b.量筒 c.试管 d.蒸发皿

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③配制质量分数为5%NaCl溶液,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其他操作都正确),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5%(大于小于等于”)

(2)实验室选用以下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

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请在D中简要补画出CO2的收集装置图。 ________________

④由E可验证CO2具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

(3)12.5 g石灰石于装置A中,向其中加入100 g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A中固液混合物的质量为108.1 g,请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 b 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小于 NaHCO3HClNaClH2OCO2 干燥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80%

【解析】(1)①烧杯在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试管和蒸发皿可直接加热,量筒不能加热;②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由于铁燃烧放出了大量的热,集气瓶中预先加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③量取水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会使得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好偏小;(2)①B装置中,碳酸氢钠和稀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②C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③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下图所示:;④此实验的现象是: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解:设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 g+12.5 g-108.1 g=4.4 g,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 4.4g

x=10g,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识物质的组成,并从微观的角度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和化学反应,都是很重要的学习化学的方法。

(1)从组成的角度看,碳酸钠由_____组成。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A.氯气B.石墨C.硫酸铜D.锌E.C60

(3)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从分子角度来看,这是因为_____

(4)如图表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请在 A、B 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加入50g的稀盐酸,并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如曲线,请回答:

(1)反应过程中共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计算所用稀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画出只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简述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能否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⑴ 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⑵ 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⑶ 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___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

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____________

⑷ 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其包装袋上除了标明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外,还提醒人们注意:不可食用,不可浸水,不可开袋,儿童勿碰。

Ⅰ.华雪同学通过探究发现,某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干燥剂已经变质失效。他采用的探究方法是: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明显的放热现象。此实验中加入的水必须是少量的,理由是________

Ⅱ.甲、乙同学想知道刚从食品袋中取出的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生石灰干燥剂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取生石灰.

【猜想与假设】猜想1: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

猜想2:含有氧化钙、碳酸钙

猜想3: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呈红色。

乙同学实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与反思】

(1)猜想______错误(“1”“2”“3”)。

(2)甲同学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溶液呈红色的原因是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多余的,因为_________

(4)写出工业上制取生石灰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后绘制的知识络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已知A是一种硫酸盐,其溶液呈蓝色,C是人体胃液中的酸“—”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相互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指示剂是紫色石蕊,则紫色石蕊遇氢氧化钠溶液变成蓝色

B.A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

C.B物质可能是二氧化碳

D.C物质与氢氧化钠发生的是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 mL.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

(4)D实验中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进行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实验不正确的说法是

A. 乙两处的现象分别是黑色粉末减少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B. 甲处发生的反应中二氧化碳作氧化剂

C. 丙处试管可防止液体倒吸

D. 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