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________。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制)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可以得知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下列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无色气体中,火焰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白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 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D. 某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则一定生成单质和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活性炭用于净水 B. 氧气用于急教病人

C. 稀有气体用于新作需虹灯 D. 金属用于制造软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成都市高新区九年级下学期一诊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放出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对X、Y、Z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A.X>Y>Z B.Y>X>Z C.X>Z>Y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A、B两个方案。请从两个方案中任选1个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方案A计分。

方案A

方案B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该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该方案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包括天然气、石油、_______。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石景山区九年级统一练习暨毕业考试(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加工而成,料泥是以生石灰、纯碱、食盐、草木灰为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制得,通过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NH3),硫化氢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改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强碱使蛋白质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B. 蛋白质中不含氮元素、含有硫元素

C. 草木灰是制取KOH的原料之一

D. 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朝阳区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

①该气球的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②氯化钙水溶液呈中性,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③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HCO3和Na2CO3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探究1:液体包内溶液的酸碱性

室温时,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__性。

探究2:白色粉末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丁同学认为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

(1)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__,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

(2)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的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下表:

实验编号

锥形瓶内物质

最终得到CO2体积/mL

名称

质量/g

碳酸氢钠

0.10

V1

碳酸钠

0.10

V2

白色粉末

a

V1

【解释与结论】

(1)实验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a=________;V1______V2(填“>”、“<”或“=”)。

(3)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及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老师指出还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得出与上述实验(2)相同的结论,实验方案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东省深州市七校九年级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B. 氧气易溶于水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D. 食物腐败不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