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剩余固体质量/g

2.55

2.25

2.10

2.04

2.04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

【答案】0.96g 2.45g

【解析】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0.96g

2)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解得:x=2.45g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1)如图1所示,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微观每个水分子是由_____构成的。

3)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

I.实验室过滤时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IIX试剂的名称是_____

III.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C 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

D 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IV.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硬水的危害:_____(任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xCa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 ,它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___________,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可发现:每一横行元素从左向右排列所遵循的一条规律是____________。根据此规律,可知图中x = _________ ,它的离子符号是______,氧化物化学式为_______

315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可以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写字母)。实验前应先_____________,再加入药品,实验结束时应注意先_____________,再熄灭酒精灯,以防发生倒吸。

4)用装置E收集氧气,该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标号)端通入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________常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_

3)为减少环境污染,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氨气NH3)

(1)合成氨气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H2

N2

O2

NH3

沸点/(1.01×105Pa)

﹣252

﹣195.8

﹣183

﹣33.35

1.01×105Pa时,欲将NH3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图中A 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示意图,请回答:

1)以上四种粒子AC属于_____元素(填金属非金属);

2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

3C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填得到失去);形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

4)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活动探究一)分子运动

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 ,这说明了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_______

(活动探究二)空气的组成

小刚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的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相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在刻度5cm处,玻璃管内放置足量白磷。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

①白磷足量,40℃就能燃烧,产物和现象与红磷相同,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活塞向_______ (”)移动;

③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停在约_____cm处,据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剩余固体的质量B.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 氯酸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