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t1 ℃时,60 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 g的甲

B. t2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溶剂的量不变),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t2 ℃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蒸发溶剂

D. t2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答案】D

【解析】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100g水中溶解20g甲物质形成120g饱和溶液,所以t1℃时,6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正确;B、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所以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升温至t3℃(溶剂的量不变),没有溶质析出,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正确;C、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所以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正确;D、t2℃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也不能确定,错误。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课题小组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如下 探究:

I:(1)甲同学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设计并完成了如图 1 所示实 X 溶液是_____

(2)乙同学用传感器探究稀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和 pH 的变化。测定结 果如图 2 所示通过分析可知 NaOH 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会_____(

吸收”)热量。30s 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II:丙同学为了验证上述实验也将盐酸滴入某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有气泡产生他认为 该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变质原因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

为了测定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丙同学设计了如图 3 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分液漏斗中装有 10%的稀盐酸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 3 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关闭 K1 K2,向 B 装置中加入 100.0g 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忽略原装置内空气中二氧 化碳对实验的影响);

③打开 K2,向锥形瓶内滴加盐酸直到 B 中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④打开 K1 关闭 K2,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至装置 C 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将装置 C 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称得固体质量为 5.0g。

(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

A 装置的作用是_____

②若缺少步骤④则测定结果将_____(偏大”、“偏小不变”)。

③利用实验数据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5.3%。

(实验反思

①有同学提出,图 3 装置不变可以分别称量装置 C 反应前后的质量其差量为装置 B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经进一步计算可求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是否同意该同学的意见?_____(同意不同意”)请说明理由_____

②下列各项措施中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缓缓滴加稀盐酸

B.在装置 A、B 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在装置 B、C 之间增加盛有饱和 NaHCO3 的洗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最H2O、CO2的CO气体还原四氧化三铁实验室现有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不可重复使用,气体均为左进右出)。

(1)请写出硬质玻璃管内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_____

(2)欲用上述不纯的CO气体还原四氧化三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请用字母表示上述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_____

(3)如何验证实验后的乙装置中仍还有氢氧化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择装置BC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用ACAE来制取和收集氧气,则应选用的药品是____________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如果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和固体碱石灰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从AE中选择)

(4)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_________口进入(“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组成我们周围世界的物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化学变化,这些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化学变化能用“A+B==C+D”式子来表示。

(1)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可用上式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上式中,若A是H2SO4,B是化合物,那么B可以是(写出三种符合要求的不同类别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3)在上式中,若A是Fe2O3,则B是(写出符合要求的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4)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但能用上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写两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可用碳粉来代替铜粉进行测定

B. 该实验方法利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方法

C.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粉的量不足

D. 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内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中,分别通过增加溶质、降低温度和温度不变的条件下蒸发溶剂这三种方法,均可使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是( )

A. 溶液甲

B. 溶液丙

C. 甲和丙的混合溶液

D. 丙和乙的混合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处(  )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 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C. 该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9:1 D. 该反应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端进入;

(4)实验中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_____________(用端口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