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步骤如下:

步骤I: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色。

步骤II:进行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作为对比,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变红,A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步骤I已证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解析】步骤I:向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加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的颜色为无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溶液呈碱性,溶液的颜色为红色。步骤II:进行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一段时间后,B中溶液变红,A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分子运动到B中,溶于水使酚酞溶液变红。该小组同学又设计了图乙所示实验作为对比,完全没有必要,理由是步骤I已证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农场附近新建了一座燃煤火力发电厂后该农场的小麦产量急剧下降,经农场技术员测定:雨水pH约为4,土壤pH约为5。已知一些重要作物最适宜生长的土壤的pH如下表.

(1)根据上表数据,你认为这种土壤最适合种植的作物是(填编号)__________

(2)若继续种小麦,你认为最好选用以下(填编号)__________试剂来改良土壤。

①工业用盐 ②熟石灰 ③纯碱

(3)该地区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

B.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C. 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溶液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 向氯化铜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相同试管倒插入盛有相同质量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密度依次增大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丙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如下:

步骤Ⅰ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Ⅱ: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2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验分析】根据图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应用】将29.4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为5︰1)加热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A、B、C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A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周期,C是氯元素对应的粒子,其符号是____.

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AB两种粒子的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酒精灯是用酒精作燃料的,在通常情况下,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通过上述信息我们可判断酒精的化学性质是具有___________;酒精的用途是_________

(2)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属于_____变化;酒精燃烧属于_____变化。

(3)写出酒精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工业上在一定条件下制取乙醇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代表氢原子,“ ”代表碳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物A的化学符号为2CH2

B.反应前后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

C.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D.1个乙醇分子由1个氧原子、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产生H2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