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试管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甲、乙、丙三种途径制取氧气的文字反应表达式:
甲: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属于
分解
分解
反应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填字母代号),某同学观察到发生装置内有大量气泡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和瓶底,都末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装置气密性差
装置气密性差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结束后,发现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能的原因是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下面是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
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的顺序为
.(用序号表示)(2分)
(6)要得到较纯的氧气,用
排水法
排水法
收集较好,在当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气泡连续均匀放出
时开始收集.写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7)如果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b
b
(填“a”或“b”)端管口通入.
(8)何洁同学在制取氧气过程中,她收集一瓶氧气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
装置气密性不好
装置气密性不好

(9)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10)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甲烷.甲烷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气体,现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A
A
,收集装置是
D或E
D或E
分析:(1)直接写得出仪器的名称;
(2)课本中给出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可以据此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判断出反应类型;
(3)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并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分析即可;根据题干所给实验现象即可分析出原因.
(4)依据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可知为高锰酸钾溶于水的结果,即可进行作答.
(5)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进行解答;
(6)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在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最佳时机为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而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满了,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7)图示为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氧气应从b端进入,水从a端排出,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8)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氧气,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收集到氧气;
(9)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为物理变化,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化学变化,可以据此解答该题;
(10)结合A、B装置适用范围与制取甲烷原理综合分析即可;根据甲烷不溶于水及密度小于空气即可分析出收集方法.
解答:解:(1)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可知:①试管 ②集气瓶.
(2)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甲: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它们都属于分解反应;
(3)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A是固固加热型的反应装置,而B是固液常温型的发生装置,所以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应该用B装置,由实验现象小木条没有复燃,可知B装置气密性差;
(4)依据水槽内的水变成了紫红色这一现象,再通过观察实验装置可知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根据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步骤可以知道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③④⑤①②⑦⑥;
(6)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纯净,在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最佳时机为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而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验满的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观察到木条复燃则说明收集满了;
(7)图示为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氧气应从b端进入,水从a端排出.
(8)木条不复燃说明没有氧气,原因可能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没有收集到氧气;
(9)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空气中各气体的沸点不同,为物理变化,而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为化学变化;
(10)通过分析图示装置可知:AB两种装置适用范围不同,A是固体发生装置,B是固液发生装置,此题用醋酸钠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根据甲烷不溶于水及密度小于空气的特点可知,应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1)①试管;②集气瓶;
(2)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乙: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丙: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分解反应;
(3)B;装置气密性差;
(4)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5)③④⑤①②⑦⑥;
(6)排水法;气泡连续均匀放出;将带火星的木条横放在集气瓶口处,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7)b;
(8)装置气密性不好;
(9)工业制氧气是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气是化学娈化;        
(10)A;D或E.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气体制取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仪器的名称以及根据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化学实验需要实验仪器,我们必须认识仪器并学会正确使用仪器.
现有如下仪器:
精英家教网
(1)用仪器名称回答:
①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指出:写仪器名称,下同)
②用于较大量液体的反应容器是
 

③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的是
 

④可以起固定支撑作用的仪器是
 

⑤可以用于转移、引流的仪器是
 

(2)给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这样做的原因是
 

给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
 
;给物质加热时,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可分为
 
 
和焰心三部分,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精英家教网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NaOH和碱石灰共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的甲烷:
CH3COONa+NaOH
碱石灰
CH4↑+Na2CO3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下同),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可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是
 
(任答一种),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该气体的装置是
 

(4)实验室通常用如图所示的洗气装置对氧气进行干燥,洗气瓶里面填装的药品可以是:
 
精英家教网
A.浓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生石灰        D.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9mL液体,应选用
10
mL的量筒;
(2)熄灭燃烧的酒精灯,应用
灯帽
盖灭;
(3)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洗净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4)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实验室规则和操作规程.请仔细观察如图,找出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任写两种):①
不应在实验室内打闹
不能用手直接拿着试管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精英家教网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 制取氧气时,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因为
 
.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通常采用图5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收集满氧气后,应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并
 
(正、倒)放在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①写出a的名称
试管
试管
;②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
用水湿润
用水湿润

(2)采用图2所示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之一是
试管破裂
试管破裂

(3)利用图3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
CD
CD
(选填序号);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4)图3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4中选取
B或C
B或C
(选填序号)与图1中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5)实验室用图5中A装置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反应结束后冷却,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黑色粉末.该黑色粉末与过氧化氢接触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黑色粉末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
催化
.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6)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重要污染源,其成分之一是NO.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①NO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NO常温下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2NO2+O2═2NO2;③实验室常用铜与稀硝酸反应制取NO:3Cu+8HNO3(稀)═3Cu(NO32+2NO↑+4X.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物质X的化学式为
H2O
H2O
.  
②若选择合适的装置来制取并收集NO气体,你选择图5中的发生装置是
B
B
,收集装置是
C
C

③该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还得知:a.NO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b.NO能抗击侵入人体的微生物,并能阻止癌细胞的繁殖和肿瘤细胞的扩散.综合分析①和②的信息,你得到的启示是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④某化工厂准备生产Cu(NO32,以铜和稀硝酸为主要原料设计了两种方案:
方案一:3Cu+8HNO3(稀)═3Cu(NO32+2NO↑十4X;
方案二:2Cu+O2
  △  
.
 
2CuO,CuO+2HNO3═Cu(NO32+H2O.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你认为较合理的方案是
方案二
方案二
.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此方案的理由是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产生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稀硝酸少

(7)某化学调查小组的同学到钢铁厂做社会调查.他们抽取组成完全相同的质量为2.84g、4.26g、6.23g的三份钢样(假设钢样中只含铁和碳),分别加入100g稀硫酸中进行实验(实验I、Ⅱ、Ⅲ),充分反应后,将得到的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象图6: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①写出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②实验I中铁参加反应的质量为
2.8g
2.8g

③稀硫酸完全参加反应的实验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