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A、比较二氧化锰和氧化铁的催化作用,但所选取的双氧水的浓度不一样,所以没有可比性,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B不符合题意;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应用的原理是用所选药品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的压强减小,从而进入水来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而在C中用木炭来做实验,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集气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所以不能达到目的,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所以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且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D能达到目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在做对比题目时,要想得出正确的结果,所选取的条件必须要完全一样,若条件不一样,得出来的结果没有可比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这一关系,下列用途体现了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可以刻划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D.活性炭可用于防毒面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解决鱼在运输过程中的吸氧问题,可在水中加入一种叫做过氧化钙(CaO2)的制氧剂,它与水反应后的生成物可能是

A.CaOO2

B.CaCO3H2

C.Ca(OH)2O2

D.CaCl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干冰

B.磁铁矿

C.矿泉水

D.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 为固体单质,B、C 为氧化物,且B 为有毒气体,D是碳酸。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1)由物质A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物质C中混有少量物质B时,可将混合物通入_____除去物质B。

(3)写出物质C 与固体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由此,你认为过氧化钠可用于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数目

B.物质的总质量

C.元素的种类

D.物质的种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动物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缺乏铁元素会引起贫血,所以我们应该适量补铁

B.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C.用甲醛溶液浸泡鲜虾仁

D.用清洗过的霉变大豆榨豆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仪器在实验时,不宜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B.试管C.量筒D.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