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分)A~N是初中学过的物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为40的氧化物,A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实验室通常用N制取CO2。下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注:难溶性碱加热分解生成对应的氧化物)

(1)写出化学式:A ,N 。

(2)写出E→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由F生成E需加入的物质是 。

(4)C在空气中燃烧生成D的实验现象是 。C在空气中燃烧除了生成D 之外,也可能与空气中的氮气生成氮化物(氮元素化合价为-3),该氮化物的化学式是 。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孝感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镁的混合溶液中,过一段时间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锌

③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最后溶液一定变成浅绿色

④滤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锌和硫酸镁

⑤滤液的颜色不可能为浅绿色

A.①④⑤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只要外界条件足够,所有物质都能燃烧

C.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火焰熄灭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荆门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7分)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中含有CuCl2和FeCl2,为了分析该废液的组成,取1 000 g废液,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中加入废铁屑的质量、析出Cu的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废铁屑的质量/g

20

40

60

80

析出Cu的质量/g

12.8

25.6

32

32

(注:废铁屑中的杂质不溶于废液也不与废液反应,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

(1)1000 g废液与足量废铁屑完全反应,析出Cu的质量为 。

(2)废铁屑中单质Fe的质量分数为 。

(3)计算1000 g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1000 g废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佛山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烧杯作为反应容器时不能直接加热

B.剩余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

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低

D.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厦门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6分)“史上最贵”的实验:

步骤Ⅰ.让金刚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收集生成的气体;

步骤Ⅱ.让足量镁条在步骤Ⅰ生成的气体中燃烧,生成黑色的炭粉和白色的固体氧化物。

(1)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2)若金刚石质量为m1,按上述步骤反应且转化完全,生成的炭粉质量为m2,则m1____m2(填“<”、“=”、“>”=,理由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济南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8分)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世界制碱技术的进步,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1)侯氏制碱法所制的“碱”是指_______________。

(2)工业生产过程中,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在常温下,两者首先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是_________晶体(填物质名称)。

(3)现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品22.3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一定质量的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回答F列问题:

①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②在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样鼎中,含Na2CO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③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试通过计算,求此温度时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