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各组物质依次加入水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Na2CO3  稀HClB.Ca(OH)2 稀H2SO4C.CuSO4    NaOHD.CaCl2    KNO3

分析 根据各组物质的类别,利用两类物质发生反应所应满足的条件,由所给物质是否满足反应条件判断反应是否能发生.

解答 解:A、Na2CO3 稀HCl,酸与盐的反应,两物质交换成分后有气体生成,能发生反应;故不正确;
铁和硝酸锌溶液,金属与盐的反应,需要满足金属单质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强,而铁的活动性不如锌强,因此该反应不能发生;故A不正确;
B、Ca(OH)2 稀H2SO4,碱与酸的反应,硫酸能与所有的碱发生反应,因此该反应可以发生;故B不正确;
C、CuSO4 NaOH,是盐与碱的反应,两物质交换成分后有沉淀生成,能发生反应;故不正确;
D、CaCl2 KNO3酸与盐的反应,需要满足生成物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两物质交换成分后无水也无气体也无沉淀,不能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熟练掌握物质分类及各种反应间的规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础;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重要依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  )
A.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B.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
C.二氧化碳跟石灰水反应有氧化钙生成
D.石灰水的溶解度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元素负二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该元素原子所含的质子数为(  )
A.6B.8C.10D.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为了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减少汽车数量
B.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C.利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
D.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有A、B、C、D、E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A是一种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碳酸盐,C是用途广泛的建筑材料.请根据以上事实确定D的化学式为Na2CO3,E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级为微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用煤炭取暖时,若不注意通风,会造成空气中哪种气体含量过多而使人中毒(  )
A.氧气B.氮气C.一氧化碳D.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酒精灯是实验室常用的热源.某课题组对酒精灯火焰各部分的温度进行探究,下面是他们利用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温度曲线图.

请回答:
(1)由上面的曲线可知,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点出现在内焰部分(填“焰心”、“内焰”或“外焰”);
(2)下列化学方程式等号上方的数据表示反应所需的温度,从温度的角度来看,可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气体的反应是②③.(用序号表示)
①2H2O+2Na$\frac{\underline{\;室温\;}}{\;}$2NaOH+H2
②HCOOH $\frac{\underline{\;\;\;\;\;80℃\;\;\;\;\;}}{浓H_{2}SO_{4}}$CO↑+H2O
③3Fe+4H2O(气) $\frac{\underline{\;550℃-570℃\;}}{\;}$Fe3O4+4H2 
④CaO+3C $\frac{\underline{\;3000℃\;}}{\;}$CaC2+CO↑
⑤C+H2O(气) $\frac{\underline{\;800℃-1000℃\;}}{\;}$C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把一杯不饱和的蔗糖溶液变成饱和的蔗糖溶液,简便可行的方法是(  )
A.加入水B.加入蔗糖
C.升高温度D.加入饱和的蔗糖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