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能源、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 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破坏环境.

3)现阶段,人们大量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某校化学小组在研究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ABC三个实验.

白磷能够燃烧的是实验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实验B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1)石油.

2SO2;酸雨.

3①4P+5O22P2O5

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解析】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故填:石油.

2)化石燃料大量使用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破坏环境.故填:SO2;酸雨.

3①C中,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白磷能够燃烧.故填:C

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对比实验BC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故填:在与氧气接触的情况下,可燃物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为空气体积的__________

(4)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

(2)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__________________

(3)锌和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提示:水参加了反应)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富硒大米中的“硒”指的是

A. 元素 B. 原子 C. 分子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不可能得到的生成物是

A. KNO3 B. H2 C. Cl2 D.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立即盖上锅盖,其灭火原理为____

(2)学校图书档案着火宜用____来灭火;

(3)将家用燃气(主要CO)的液化气灶改成烧天然气后,空气进气管的直径应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五氧化二磷能污染空气,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老师利用图甲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乙、丙2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

(3)结合老师与小明设计的实验,小强设计了实验装置丁,小明与小强的实验都比老师的实验有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

(4)根据以上事实你认为白磷在实验室应如何保存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图1回答:在连接c和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根据图2回答:以上操作容易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3)图3所示实验中的错误是______,称取氯化钠的实际质量为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1)在图1中,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

(2)甲、丙在___℃时溶解度相同。

(3)图1中,若将t3 ℃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所得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析出的晶体都不含结晶水)。

(4)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的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若t1 ℃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___(填字母)。

A.小于40 ℃ B.等于40 ℃ C.大于40 ℃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