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金属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稀硫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铜,并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设计方案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反应转化为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2H2SO4+O22CuSO4+2H2O.

(1)步骤Ⅰ中分离得到固体A和蓝色溶液B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蓝色溶液B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写出步骤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根据铜锈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可以判断出铜生锈除了需要氧气,还需要空气中的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 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 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 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 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晶体析出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全国百强校】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下学期质量抽测(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可能合理的是

A.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 溶液

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

D.一定温度时,t ℃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生活中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 盐酸 B. 生理盐水 C. 干冰 D. 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3月)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验证Zn、Fe、Ag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的实际组合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FeSO4溶液、Zn、Ag

B. ZnSO4溶液、稀盐酸溶液、Fe、Ag

C. ZnCl2溶液、Ag NO3溶液、Fe

D. ZnSO4溶液、FeSO4溶液、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福建省南平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同一个化学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快慢(即反应速率)是不同的。下列三组实验是探究不同条件对金属锌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第1组

(选填“锌粒”或“锌粉”)反应更加剧烈。

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第2组

锌粒与20%的盐酸反应更加剧烈。

反应物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第3组

置于热水的试管反应更加剧烈。

温度越高,反应的速率越大。

(1)将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2)请写出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为了提高铁与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请提出一种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

(4)综合其它实验结果,相同质量的铁、锌、铜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选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3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实验员小周在学期末整理实验仪器时发现有一瓶标签模糊的溶液,如下图。

请你和小周一起探究该溶液的成分,并测定其质量分数。

第一步:猜想并验证该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根据标签可知,这瓶溶液可能是HCl、KCl、NaCl等含有氯离子的酸或盐。

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

溶液变成_______色

这瓶溶液是盐酸

第二步:测定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⑴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⑵当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时,再增加一滴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就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变成红色),而一滴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约为0.05ml,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⑴取未知浓度的盐酸20g倒入烧杯中,向其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____色。

(2)量取质量分数1%的氢氧化钠溶液50ml(密度近似为1.0g/ml),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该氢氧化钠溶液到盐酸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停止滴加,剩余氢氧化钠溶液的10ml。

实验反思:小周在做实验的时盛放待测盐酸的烧杯(实验步骤中加点的烧杯)在装入盐酸前内壁附着较多水,用该烧杯完成上述实验会导致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数据处理:计算该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三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如图中的物质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他们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甲与A溶液反应产生气泡,得到浅绿色溶液;A、B发生中和反应,产物之一是厨房内常用的调味品;C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且C的溶液与D的溶液反应可得到B;乙的溶液为蓝色;丙与B属于同一类物质,乙与丙两种溶液反应生成两种不同颜色的沉淀.

请回答:

⑴A的化学式是__;C的化学式是________;乙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⑵欲通过一步实验证明A、B是否恰好完全反应,需要向A、B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的试剂是 _________。

⑶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乙+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