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自选仪器设计实验”的活动.实验室准备的仪器如图所示:

(1)小凡同学一眼就认出仪器B是烧杯,E是量筒.
(2)小明同学利用上述仪器进行粗盐水的过滤,他选择了漏斗和铁架台,你认为他还需要选择的仪器是BF(填编号).过滤两次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漏斗内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回答一点即可).
(3)小强同学准备配制100g 15.8%的食盐溶液,你认为还缺少的一种主要仪器是托盘天平.小强在配制过程中由于某些仪器使用不当,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8%,可能原因是①取水读数时仰视;②氯化钠晶体不纯.(回答两点即可).
(4)你认为利用上述仪器组装成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装置,需要选择的仪器是CDH(填编号),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分析 (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
(2)首先了解过滤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再看还需要的仪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要考虑过滤实验要求的“一贴二低三靠”是否做到了.可能是漏斗内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首先考虑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几个步骤,再看所需仪器有哪些,即可了解缺少的一种主要仪器是托盘天平;所配制的溶液小于要求的质量分数15.8%时,一定是食盐量偏小或水的量偏大的结果;围绕这两个原因,分析可能出现的操作错误;
(4)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据此可选择出所需仪器;然后根据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

解答 解:(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它们的名称.图中B是烧杯,E是量筒.
故答案为:烧杯、量筒;
(2)过滤实验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可见除去小明选择的漏斗和铁架台,还需要B烧杯和F玻璃棒;过滤实验要求的“一贴二低三靠”,如果漏斗内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就会使过滤后的滤液仍旧浑浊.
故答案为:BF、漏斗内液体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要经过:计算、称量、溶解几个步骤,观察图示可知,缺少称量要用到放入托盘天平;造成所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为溶质量不足、或溶剂量偏大;围绕这两个原因,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类分析;如取水读数时仰视.因仰视时读数比实际值偏小,这样一来就会使水(溶剂)比计算的要多,所以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8%;另外氯化钠晶体不纯,会使所得溶质质量中一部分为杂质质量,所得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答案为:托盘天平、取水读数时仰视、氯化钠晶体不纯;
(4)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的方法制取氧气.此反应可用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并在铁架台上固定,再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封闭试管口.也就是要用到图中的CDH仪器;然后根据反应物是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写出化学反应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故答案为:CDH、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的选择,以及实验中要注意的问题,需要同学们细心审题,仔细考虑,方可做好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通电分解生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氢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10或2.5mL.
(2)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在水中能少量电离(CH3COOH═CH3COO-+H+),请分别写出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CaCO3═( CH3COO)2 Ca+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子个数比为6:4:2
B.氢气由氢原子构成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D.从宏观看,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将一定量的酒精(学名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汽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乙醇氧气二氧化碳X
反应前质量/g4.68000
反应后质量/g004.45.4m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表中m的值为2.8
B.X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
D.物质X一定含有1.2g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该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所消耗的硫酸溶液质量;
(3)这样的方法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往往偏大,请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使用胶头滴管,为了节约药品,剩余的药品挤回原瓶,然后再清洗放回原处
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了便于空气的排出和氧气的验满,把毛玻片取下
C.取用固体后,用过的镊子或药匙要立刻用纸擦拭干净,以便下次使用
D.称量固体药品,校零后,将固体药品放在左盘上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农业上常用到的化肥有:CO(NH22、Ca3(PO42、K2SO4、NH4H2PO4、NH3•H2O、NH4NO3、KNO3,小亮家种植的甘蔗出现茎叶细小症状,同时有倒伏现象.小亮认为应给甘蔗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NO3  B.K2SO4  C.NH3•H2O     D.NH4H2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小组活动中,老师讲烘干的碳酸镁与锌粉按照一定比例研细混匀,按照图1进行实验.
【提出问题】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氧化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
②碳酸镁、碳酸锌:均为白色固体,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无色盐溶液和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
(1)实验一: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产物是什么?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收集两瓶气体,盖好玻璃片,停止加热,向其中一瓶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无明显现象.
将另一瓶气体点燃,待火焰熄灭后,迅速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盖好振荡.气体安静燃烧,火焰呈蓝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实验二: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固体产物是什么?
老师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分成两份,由甲、乙两组同学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将剩余固体直接按照图2进行实验,观察到A中有大量气泡生成,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产生的气体在C处验纯后点燃,观察到淡蓝色火焰.C处点燃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甲组同学获得结论:该反应的固体产物是碳酸锌和镁.
乙组同学提出了质疑,他们先将另一份剩余固体先进行了处理,然后也按照图2进行了实验,观察到A中固体溶解,生成无色溶液,B中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对剩余固体的处理操作是继续按图1方式加热,直至不再产生气体.乙组同学利用实验现象,分析碳酸镁与锌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Zn$\frac{\underline{\;\;△\;\;}}{\;}$MgO+ZnO+CO↑.甲组同学对实验过程再次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他们放入试管A中的固体含有MgCO3、Zn、MgO、ZnO.
【实验反思】: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在研究反应后的产物时.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
B.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
C.酒精在X的常见单质中燃烧生成CX2和H2X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应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