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CuO 固体

C.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答案】AB

【解析】

A、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剂质量不变,故A正确;
B、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CuO 固体时,当氧化铜和氢氧化铜反应的质量相等时,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铜多,当稀盐酸完全反应时,生成氯化铜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C、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时,氢氧化钾先和盐酸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沉淀,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时,最终生成氢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A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金属制品中,主要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钢铁锈蚀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防止或减缓钢铁锈蚀的常用方法有: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此即湿法冶铜,这也是世界湿法冶金的先驱。试写出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之一)。

4)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的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取了该样品20g,向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有关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请完成:

(1)氢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1,:

t℃时氢氧化钠溶解度是________

20℃时,小惠向100g的水中加入120g氢氧化钠,发现溶液的温度______(上升”“下降不变”),氢氧化钠全部溶解。过一段时间恢复到20℃时,又有部分氢氧化钠晶体析出,所形成的溶液是______溶液(饱和不饱和”),析出的晶体质量是____g.

③配制100g1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水的质量是_______g.

(2)如图2是她配置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实验操作示意图中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②纠错后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置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图1)进行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

①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

②室温时,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3,则该溶液呈_______性。

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

[设计并进行实验]

③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正确不正确”)

④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10%盐酸(装置如图2),记录如表:

实验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表中x=__________V1_____V2(.

[分析并得出结论]

⑤白色粉末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宏微结合”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1)①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_____元素。从微观角度看,图1中三种物质都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②图2为图1b对应一种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有_____(任写一点)。

2)图3表示氯和溴元素(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Br的核外电子层数为_____,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氯气常用于自来水消毒,是因为氯气能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欲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________,能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如果要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收集氧气时要在瓶底留一些水,其原因是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仪器组合是(填序号)________,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D能参与光合作用,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成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每个虚线圈中各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G__________

(2)反应F→E的基木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3)反应D﹣F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G→E的现象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维生素C不属于氧化物

B. 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2

C. 每个维生素C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D. 青少年要多吃蔬菜和水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构建知识网络或微观图示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

1)李华同学利用左手构建酸的性质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①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则结果会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图中①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一个符合图1中的③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④图1中⑤的性质在工业上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填用途)。

2)徐明同学用微观示意图模拟某些物质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①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2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其反应的微观视意图3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O2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氧气时,仪器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③实验室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其原因是________

2)若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并用来测定某不纯的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为少量单质铁),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D1→E→D2→D3.(已知:Fe2O3+3H22Fe+3H2OD1D2D33个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①仪器D1的作用是________

②充分反应后洗气瓶D2的质量增加了3.6g,则E装置内固体质量减少了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