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关于枸橼酸钾(C6H7K3O8)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含24个原子
B.该物质在物质分类中归属于氧化物
C.该物质中碳、氢、钾、氧元素间的质量比是6:7:3:8
D.该物质是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3个钾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的

分析 A.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来分析;
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解答 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该物质每个分子中有6+7+3+8=24,故正确;
B.枸橼酸钾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而氧化物中只能含两种元素,故错误;
C.枸橼酸钾中碳、氢、钾、氧的元素质量比为:(12×6):5:(39×3):(16×7)=72:5:117:112,故错误;
D.枸橼酸钾是由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虽以新信息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但主要是利用枸椽酸钾的化学式来解答,所以应注意利用化学式和已有知识相结合来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分子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湿衣服晾干--分子不断运动
B.物体热胀冷缩--分子体积变大
C.氧气和液氧的化学性质相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有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1)市场上出售一种净水器叫活性炭净水器.这种净水器可以除去水中的难溶物质,同时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除去臭味和一些溶解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的软化水的方法是煮沸.
(3)某学生为了使一杯浑浊的食盐水变成澄清透明,利用了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过滤.
i指出图中的二个错误:
①未用玻璃棒引流②漏斗末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ⅱ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止三峡库区被污染,应该采取的措施是(填序号)①②③④.
①库区农民使用高效无毒的农药  ②防止船舶污染  ③整治相关河流污染
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区工业污染   ⑤禁止航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金属钠可在氯气(Cl2)中点燃,产生黄色火焰,并有大量白烟(氯化钠)生成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frac{\underline{\;点燃\;}}{\;}$2NaCl;
(2)反应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
(3)上述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铝虽然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不容易生锈
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木材着火用水浇灭,是降低了木材的着火点
D.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1)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2)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2:小明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粉末.
(3)讨论交流: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支持(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因为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和黑色粉末氧化铜反应,因此只要红色粉末变成红色粉末,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
(4)写出草酸在受热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2H2O4$\frac{\underline{\;\;△\;\;}}{\;}$H2O+CO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并测量反应产生的气体及其体积.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回答下列问题:
(1)烧瓶里盛装的固体药品是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为达到实验目的,如图仪器连接顺序依次为abcd;
(3)若加入过氧化氢的质量为0.3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6g;
(4)装置气密性良好,但是收集到的氧气比理论值少,可能的原因是少量氧气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请回答:
(1)从组成角度看: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从微粒角度看: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3)从性质和变化角度看:水通电会分解,电解时正极产生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4)从水的净化来看;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区别硬水与软水的物质是肥皂水
(5)从水的重要性来看,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请你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节水措施使用节水龙头,一水多用,用洗菜的水浇花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1molSO3比1molSO2多一个氧原子
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mol水中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D.物质的量是描述微粒集合体的物理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